第13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银票。
  一万一张,一共十张,十万白银。
  “这......”
  所有人看到木匣子里的银票,都呆住了。
  十万两银子,的确是大手笔,但她们这个层面,哪有送人直接送银子的?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即便他有银子也一样被上层瞧不起。
  官员家庭,就连最低等的微末小官,也是不会亲自下场经营店铺田庄,赚那些银子,大多是交给掌柜或者奴仆管理。
  用他们的话说,那是铜臭,他们这样的清高人家,哪里能碰那些?污浊不说,还容易遭人耻笑。
  俞贵妃乃是世家贵女,还是顶级贵女出身,如何能不明白这些,在这个档口犯下此等忌讳?
  就在其他人面面相觑的时候,不等面色难看的太后开口,俞贵妃道:
  “匣中装着的,乃是臣妾全部的陪嫁银子。”
  俞贵妃家也是阔绰过的。
  不然越凌峰也不会将妹妹嫁过去。
  现在虽然落魄,可百年世家,好歹也有些底蕴在。
  靠着祖宗留下来的产业,他们也能锦衣玉食好些年。
  可这与此刻木匣子中的银票有什么关系?
  “臣妾听闻江东水灾,受灾百姓何止数万?登时心痛不已,这都是陛下的子民,大临的子民啊。”
  “而臣妾乃是深宫一小小妃嫔,身子骨又自小不好,即便心痛,又能为灾民,为这天下做什么呢?”
  “思来想去,也就此等黄白之物了。”
  这也和太后寿礼无关啊。
  “但这般功德,臣妾福缘寡淡,如何能承受的起?”
  “因而便向江东百姓捐献十万两银子,为太后祈福,愿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无病无灾,康健一生。”
  静默。
  这般大手笔,这般无私奉献,放到现代那是会被记者争相采访报道的大善人。
  但换到现在.....
  这寿礼重吗?重,十万两银子呢。
  这寿礼合适吗?合适啊,这可是功德,太后笃信佛法,把这样的大功德,大善事放到她身上,真真是好事情。
  但关键问题就是——送礼的人不合适啊。
  你俞贵妃也就一贵妃,陛下、皇后娘娘都没这么做呢,你这样做了,是指责陛下不爱护百姓,还是指责皇后失德,身为天下之母,却对受灾百姓冷漠以对呢?
  还有其他人,高位妃嫔,和前朝大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