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利民抓了抓头发,“这就是我遇到的困境,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株四翅滨藜,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根系再怎么强化也不能超越整个系统的局限。”
  那是因为你没有灵根基因,没法让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和能量。
  陆离笑了笑,又说:“郭教授,您忽略了一个问题。沙漠的夜晚温度降低,水蒸气会凝结为露水。虽然不多,却每天都有,也能弥补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您是说……增强四翅滨藜叶片吸收露水的能力?”
  郭利民豁然起身,“确实可行!确实可行啊!陆教授,您不愧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受教了!受教了!”
  困扰十几年的难题,陆教授看一眼就解决了。这就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的实力吗?太强了!差距太大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 强得不科学的胡杨幼苗
  指点郭利民,让他强化四翅滨藜吸收露水的能力。
  这既是一种增强四翅滨藜的耐旱能力,实现固沙造林,治理沙漠的方式,同样也是强化四翅滨藜吸收“灵气辐射”的能力。
  胡杨灵木搭配四翅滨藜,会把“灵气辐射”的浓度进一步降低,再次切断“灵气复苏”的可能性。
  至于沙漠治理技术成功之后,自然会有中东土豪花重金引进。到时候,郭利民的四翅滨藜可以出口,胡杨灵木就算了。
  跟郭利民达成项目合并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变得十分顺利了。
  两个项目变成了同一个项目,双方的研究人员变成了同一个课题组的同事,完全没有什么隔阂抵触了。
  就连情商低得令人发指的刘刚,也一改“刚”性,请陆离的学生们搓了一顿,一起喝酒吹牛逼,关系瞬间拉近,直接变成“哥们”了。
  郭利民带着研究员继续攻关四翅滨藜的基因改良,还从陆离的学生中调了几个过去,一起做基因编辑。
  陆离带着另一帮人,在研究所的苗圃种植园里种下胡杨灵木的种子,培育胡杨灵木幼苗。
  参与育苗的研究员,除了陆离的学生之外,同样还有研究所的研究员。
  两支队伍合并,隔阂消除,已经相处得很融洽了。
  ……
  一个星期之后。
  苗圃种植园里培育的两千枚胡杨灵木的种子,全都顺利发芽,长出了一尺多高的幼苗。
  陆离决定,直接移栽,将这些幼苗种到外面的沙漠上。
  郭利民听到这个消息,丢开正在研究的四翅滨藜基因改良技术,匆匆跑了过来。
  “陆教授,您……这就准备移栽了?”
  郭利民看到苗圃里长出来的一尺多高的胡杨幼苗,眨巴着眼睛,“这个……是不是太早了点?”
  虽然眼前这些胡杨幼苗,一个星期就长出了一尺多高,生长速度快得离谱,已经证明陆教授的技术十分强大。
  但是,这么点大的幼苗就种进沙漠,肯定活不成啊!这也太……太心狠手辣了点吧?
  “不早了!”
  陆离笑了笑,“其实都可以直接种进沙漠里的。只不过,种子发芽需要的水分比较多,浇水太麻烦,就在苗圃里育苗算了。”
  “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