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希礼被他给气坏了,拂袖怒道:“我……我要上茅厕!!”
  “噗……”
  意识到自己干了啥事儿之后,祝保才看了看王希礼那张阴郁苍白的面色泛红,忍不住喷了,赶紧撒开了爪子。
  王希礼面皮薄,大抵上天才早夭得多,他身娇体弱,弱柳扶风,刚刚涨红了脸色,到现在出了茅厕,面皮上还泛着点儿红晕。才步出茅厕没走多远,却忽地看到前方乌泱泱的,拥挤的一片。
  王希礼脚步一顿,怔了一下。
  这不是平日里张榜的地方么??
  走过去一看,只看到这墙面上竟然贴出了一张试卷!
  这可不是作惩处性质的“贴卷”,这张试卷明显是作为范文给贴出来供学生们学习的。
  只看到这卷面最上首,写着峻拔挺秀的小楷“张衍”
  “这张衍是谁?”有人低声问。
  人群中,有人认出来了他,“王希礼?”
  “你怎么在这儿?昨天你不上帮孙夫子监考去了么?这张衍你认得么?”
  王希礼下意识地拂袖就走,走了一半,少年脊背忽地一僵,颇有些咬牙切齿般地转过了身子,终于还是耐不住好奇心,快步拨开人群,细细地读了下去。
  这一念不要紧。
  王希礼瞳孔骤然收成了个细细的针尖儿大小,呼吸随之急促。
  第38章
  身边儿不缺人惊讶地交头接耳。
  这是那张衍写出来的文章??
  且不提这卷面如何规整,字迹如何灵动俊秀。
  题目是“子曰庶矣”。
  题目是出自《论语·子路篇》,原文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马车。孔子说:“卫国人口好稠密呀!”冉有说:“人口多了,又该干些什么呢?”
  孔子说:“让他们富足。”冉有又说:“他们富足了,又该干什么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然而这篇文章却没有在孔门以“德”教化百姓,以“礼”治理国家的宗旨上多花笔墨。
  倒是提出了“人口红利”、“就业”、“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等等令人闻所闻,前所未见的概念,又探讨了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篇看下来,可谓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刀刀见骨,如震雷曜电,出师威声,“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
  更奇葩的是,或许知道自己些的这些东西不那么“正统”,对方果断地又搬出了孔老夫子给自己挽尊,比如说,“老龄化”
  和“养老保障”是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类的。
  整篇文章读下来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这种强烈而激越的实践倾向,令但凡是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有识之士,无不看得浑身热血上头,后背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