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翻到阿纨与谢玉山初见的那一章,确实是没有了。
  这些女人们,就是绿杨里的妓|女。
  她们并不像文人墨客所想象出的那般风华绝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像女主角阿纨那样的那叫“清吟”,是鬻艺的,与她们这种口不能唱,手不能弹,单做皮肉生意的有天壤之别。
  也正是她们这种一无所成,靠卖肉为身的才是支撑起这个“行业”的坚固的基石。
  她们大多容貌平平,有的还好些,小有姿色,多穿着些桃红、杏红、出炉银颜色的衣裳,头上抹着乌亮亮的头油,与良家作区分,乍一看上去倒也招摇明媚,花团锦簇,使人心情愉悦。
  真的没有了……
  孟屏儿望着那得来不易的珍惜的话本,眼里浮现出一抹显而易见的失落之色。
  众人顿觉败杀老兴,坐在床上长叹了一会儿。
  窑|子也有窑|子的规矩。
  譬如说不能热客(热恋某个客人),不能甩客,不能逃跑,不能私自外出,不许倒贴,不许与外人私下里来往传信。
  她们平日里被老鸨拘着出不得门,娱乐方式就那么可怜的几种,好不容易看到个话本,还是以她们为主角的,看到最要紧的地方,竟然就没有了!
  不过这话本的确是她们看过的最引人入胜的话本,她们不自觉地就代入了这话本的主角阿纨,难以自拔。
  窑|子里的生活太过令人压抑绝望,她们也只能盼着像话本里那样,像阿纨那样能遇见谢玉山,能有个温文尔雅的富家子弟,愿意给自己赎身,抬回到家里作个小的就心满意足了。
  众人坐在床上叹息了好一会儿,看看手上的话本总觉得不过瘾,忽地有个姑娘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你说我们给那欣欣子写信好不好?”
  “你们不要命了?!”其中一个叫李三姐的,瓜子脸,眉毛很淡,嘴唇很薄,年纪是里面最大的,拉长了脸,低斥道:“要是让干娘发现了,有你们好果子吃的。”
  其他姑娘不以为然地撇撇嘴。
  “这欣欣子与我们又没什么干系!他若是因此跑到我们这儿来了,说不定干娘还高兴我们又拉了个恩客呢。”
  说着又哄笑成了一团。
  “还是这越县出了名的大恩客!”
  “到时候我们这儿准能出名!恩客如云,财源滚滚!”
  另有人兴致勃勃地望向了孟屏儿:“屏儿,你不是认字儿么?你来帮我们写信好不好?”
  孟屏儿一愣,心中霍然一动。
  给欣欣子写信?!
  这是她未曾想,也未敢想的!
  可是这个提议又是如此的诱人,令她几乎难以拒绝。
  “我?”孟屏儿眨眨眼,艰难地说,“好、好啊。”
  劝她们不成,李三姐叹了口气,倒也没再说什么。
  窑|子里过得这么苦,总得给大家找点儿盼头吧?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