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39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稍许,郭绍无意间又在御案上发现了一本极有意思的奏章:范质写的。
  居然是劝郭绍开国称帝!因为劝这事的人太多了,奏章又分了类,郭绍差点没发现……好在范质的奏章放在最上面,才很容易看到,大概是几个内阁辅政都很注意范质的奏章,故意所为。
  心里话,郭绍私人很不喜欢范质!
  他站了起来,踱步到屏风外面,四个内阁官员都站了起来。郭绍转头看他们,问道:“诸位以为,让范质官复原职何如?”
  几个人面面相觑,左攸抱拳道:“北伐之前,范公极力反对,大言不惭称陛下不能胜。而今陛下得胜归朝,却对范公十分宽容,正是东海之心胸也。”
  其实范质一开始忤逆郭绍,是反对符金盏执政,搞出一堆破事来。只是左攸没提及。
  而且,左攸主张复范质的官职,理由并非他嘴上说的那样……最关键的理由不太好摆上明面说!
  范质的身份很特别,他是先帝时期的旧臣,且一直没有被郭绍收为心腹。此时此刻,很多前朝旧臣心里会持观望态度……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范质这逆抚龙须蹦跶的人都没事,前朝旧臣官吏还用操心自身的位置和利益么?
  既然都是当官,且又非异族入主中原。只要自身利益能得到保障,郭绍设身处地:假设他是这样的官员,肯定照样当官,完全不想反对皇帝建国称帝。
  至于左攸说什么理由不重要,他的主张态度最重要。估计左攸等人也看到这一点了。
  果然,黄炳廉等三人也陆续道:“陛下宽厚,天下归心矣。臣以为,范公宰相之才,能得陛下宽恕幸甚。”
  郭绍办事也是十分干脆利索,听到四个人都和自己一样的态度,当下便回头道:“来人,去范府传旨,叫他明日到政事堂上值,以前操持什么,现在就干什么。”
  当值的宦官是曹泰,声音有点有气无力似的:“奴婢遵旨。”
  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鸟之翼
  范质掀开政事堂书房的木雕窗户,风声变大,雪花在成堆的案牍外飞舞,一株梅花在风雪之中含苞待放。后面一个书吏正忙着把他的东西摆放出来,几个官员站在后面。
  他转过身叹了一声道:“老夫竟被那姓曹的宦官羞辱了一番。”
  官员们道:“不过是个阉人,岂明君子心胸?范公不须与他一般见识。”
  范质黯然道:“臣亏欠先帝一命。”
  几个人皆沉默,当年郭绍称帝,已是强夺皇位,他们都没为先帝殉国,而是苟且偷生,现在便极不愿再提旧事。
  范质听罢说道:“今上大功于世,大势已不可违。太祖(郭威)先帝对臣有知遇之恩,臣居于庙堂,只愿今上能善待前人。”
  旁边的官员道:“朝中地方曾受太祖、先帝恩惠者不在少。诸公皆有此心。”
  ……皇帝的宽容鼓励了李信,让他看到希望。打头阵上书没有死,名字必定已让皇帝记牢,仕途前程不止于前。
  宣仁三年年底,李信从江宁府快马赶回东京,欲进献图表。
  郭绍在养德殿亲自召见了李信。
  李信被宦官带到郭绍办公后休息的地方,见只有郭绍一人,这是单独召见,心下已是激动万分。
  郭绍没干任何事,面前的几案上只有棋盘和棋子,奏章也没带进来。他径直叫李信拿图上来看。李信急忙从带进来的布袋里拿出一大叠卷宗。
  “坐,你先坐会儿。”郭绍指着对面的软榻,随口道。
  郭绍翻看着纸上图文并茂的东西,内容很多。
  良久后,李信便道:“江宁造船坊已在试造这种海船,大食船与中原船的构造全不相同。其形状不同于我朝船只宽大平实,而船身狭长、船底为尖;桅杆、船帆亦大相径庭。大食船帆为纵帆,饱帆如同三角形,如鸟之翼也。
  据江宁船坊官吏言,这种船更适合于海上航行,重在风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