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校里,大部分上课的老师,每天都是挂着“□□黑干将”的牌子,走过大街,走过胡同,来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才摘下脖子上的牌,进入教室,给他们上课。等下了课,老师又戴上牌子,走出教室。
  白曙好几次都看到,放学后,学生把老师堵住,让他背诵政策。白曙听得多了,都能背出老师的那些话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
  每每看到老师们木着一张脸,背诵这些话的时候,白曙总是瞥过脸去的。
  这跟他两年前学的尊师重教相矛盾,这跟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体会到的温情相悖。
  过了不久,军需部后勤处给首领提交了一个关于搞好农副业生产的报告。这个报告一递上去,国家就下了指示。学生以学为主,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工、学农。
  这指示一下来,白义可就乐开了花。
  状元高中,没有那么多刺头儿。学校里的那些新小伙伴,玩得不欢,没什么乐子,他们最多就是嘴巴上说说,但是却不敢真的出去胡闹。顶多就是旷课、早退,那些打架、斗殴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相较于其他学校,那是少得多了。也正因为如此,白义这段时间觉得有些无趣了。
  学校的学工活动,是去大都城外一个工具厂。这个工具厂是生产拧螺丝的活扳子的,白曙他们的工作就是为铸出来的扳手,用布砂轮进行抛光,打掉上面的毛刺,让它亮起来。
  这工作挺难办的,因为车间里粉尘多,特别是抛光“毛刺”的时候,那粉尘、颗粒乱飞。工厂只发了工作服和工作帽,顶多再加个劳保眼镜,没有口罩,所以学生们每天从车间出来,都是灰头土脸,一直咳嗽的。
  但是工厂的伙食却是极好的。不用太多粮票,不用花太多钱,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白面馒头常见,青椒炒肉也不时出现,学生们都是半大小子,食欲正是好的时候,学工累了,正好吃饭,胃口好,工厂还管饱。这样的好事,去哪找?
  再加上,这样的学工可比坐在教室里学习自由多了!所以学生们的出勤率,极高。
  白义和一一最喜欢学工了,每天从家里去工具厂,都特别有干劲。
  从白家骑自行车到工具厂需要半个小时,白义和一一在前面骑得飞快,笑声也格外爽朗。
  白曙载着二二,骑在后面,不紧不慢,倒是有几分悠闲。
  “开年后,白义他们就要去部队了吧?”
  二二坐在车后,小声地问道。他知道,前些天,立业叔休假,到家里来了。
  “嗯。”白曙点点头。爷爷已经跟立业叔打过招呼了,凭白义和一一的条件,想要进部队,应该是没有问题。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小姑夫许文志也曾经跟爷爷说过,让许卫一块儿去部队。
  二二沉默了片刻,说:“你什么时候跟他们说?”
  现在已经是一月了,离春节没几天,过完年,也就是二月底了。换句话说,白义他们最多还能在家里待一个半月。
  “等过了这个春节吧。”白曙看着前面笑闹的白义和一一一眼,眼中闪过了暖意。
  这两个家伙,开年后就要离开了。下一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就像是刘清和石正,就像是白昌、白田和白军,一旦进入部队,只有他们寄回来的信,宣告他们还活着,人却是很久不见了。
  此时的白曙根本就没有预料到,开年后离开大都城的人,不仅仅只有白义、一一和许卫。
  第154章
  ·
  元宵节刚过, 白曙十八岁的生日刚结束, 白义、一一和许卫就接到了进部队的通知。他们来不及和家人、朋友细细道别,就背上行囊, 进了部队。
  还没容白家从离别的伤感中缓过神来,大都城就刮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白曙也二二也得离家了!
  前两年的动荡, 使得高考停止, 使得社会能接纳的就业岗位数量急剧下降。在那两年毕业的学生——66届、67届,再加上白曙他们这一届——68届,三届学生, 数以百万人, 他们无学可上,无工可做。国家没法给这些学生都分配工作,大量无所事事的青年,在社会上游荡, 由此滋生了无数暴力冲突事件,为了缓解社会的压力, 国家首领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时间,“上山下乡”成为了社会的主题。所有适龄青年,除了独生子女, 除了当兵、招工的之外, 基本上都属于被征召范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