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歆挣了挣手,非但没挣开,反而被攥的更紧了。这才说道:“嘴长人家身上,我还能左右的了。”见四爷不太喜欢,又补充道:“只是这两口子关起门来的事,还不是只有咱们自己门清,管人家怎么想,又碍不着咱们。”
  四爷听着萧歆一口一个咱们说的可是顺口,连他也觉得顺耳。这便不再揪扯那些劳什子,只叮嘱,道:“老八可不会安什么好心,你同他的福晋来往尽量不要牵扯太多外头的事,尤其是太子的事,免得落人口实。”
  “爷就放心好了,我难道连这点成算还没有。”眼看弘晖就要下学回来,萧歆就把早上答应孩子的事顺口说了,见四爷又皱起眉头,接着又道:“爷还先听妾身把话说完。”
  四爷就暂时压下了想说的话,洗耳恭听。
  “咱们大清的皇阿哥有几个跟自家额娘以及皇上亲近的。难道爷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像你小时候那样过吗?”为了孩子,萧歆也是拼了。她都不太敢去看四爷的脸色,还麻溜的说道:“咱们只一味的让他学习礼法,背书练字,似乎忘了他先是咱们的儿子。
  这就是规矩太大了,您瞧瞧寻常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还不是一大家子挤一个屋子,起卧吃住在一块,就这不也比那广夏三千的富贵人家还要其乐融融。什么父慈子孝,夫妻和睦这样的字眼我是鲜少在富贵圈里听到。”
  皇室子孙生来不由生母教养这是铁打的规矩,除了怕亲娘太过宠溺外,就是怕有朝一日上进了,外戚势大。虽说看着是没有人情味了点,却也是以史为镜才归结出来的规定。
  四爷从小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自然不觉得奇怪。只是突然听福晋这么一说,就不由得抿嘴了。
  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倒是个个家大业大了。可放眼看去,别说跟额娘不亲,就是从皇上往下数,也不过至亲至疏。他们倒是想跟皇阿玛亲近,可是又怕误会别有企图。何况皇上的儿子那么多,早年把感情都投入到了太子身上,对他们这些儿子真没剩多少可以分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就很不错了,再想要别的都是奢求。
  所以四爷也理所当然的觉得这就是父子夫妻的相处之道,却忘了他跟皇上可是不一样的。
  皇上的态度就是风向标,他对谁好了,底下的臣子也都呼啦啦围上去奉承,早年间的党争不就是这样行成的。
  可他毕竟只是个贝勒,也就两个儿子,何必要弄的苦大仇深的呢?
  再一想每次见到弘晖的样子,还真就是福晋说的那样,小小年纪看起来格外的老城。
  又因为是嫡长子的缘故,四爷对他的要求跟期盼总是会更高一些。
  却不知道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了他压力,怪道都接到前面去三年了,身形还是那样的瘦弱,想想就觉得心疼。
  第6章
  萧歆见四爷有认真听,便也缓和了下来,“我也是到昨儿弘晖猛的被惊了那一下才醒过神来。他才七岁呢,放寻常人家里还是玩泥巴的年纪。可他却已经学会对自己的额娘报喜不报忧了。说话做事也是格外的有分寸,这倒是爱新觉罗家的好子孙了,却一点不像个孩子该有的样子。
  我还特地叫来伺候他的小太监问了一回。您猜怎么着爷,这孩子每天早晚竟背着人的在自己的屋子里抄两页经文供着,说是为阿玛额娘祈福。”说着,都让人忍不住心疼落泪。
  “以前也是蒙了心了,虽说放在身边养着,却一直不敢太过亲近,就怕太纵了。可这眼看着一天天大了,再不弥补,往后就是想,他都未必还能时时在跟前了。”
  四爷的心也跟着沉了沉,就弘晖如今养成的性子,还能纵到哪里去,只盼着能更鲜活点起来才好。
  这个家一本正经的人太多了,孩子还是要保有赤子之心才是好的。别像他们兄弟似的,一个个都活的太累了。
  这便拉住了萧歆的手,“那就把东屋收拾出来,只要爷不在家,他爱回来安置都随他。”
  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
  萧歆可不敢再得寸进尺,冲四爷福了福身,回头就让人摆饭了。
  再说串了一回门子的八福晋回府后就拉着八爷说上了,“四爷这趟去江南真是物色勘察院人才的。”
  八爷正吃着茶,嗯了声。待放下茶碗,才笑说,“怎么,又听说什么了。”
  皇上要重制皇舆全览图,这可是大事。但要说跑江南去物色擅长天文地理的人才,他还真不信了。
  八福晋却十分认真的看着八爷,“胤禩,你实话同我说,这些年跟那么多人打交道,不拘是位高位低的,京里的还是地方的,难道就真的只是广结善缘?”
  八爷笑的温文尔雅,“你是陪爷从宫里出来的,那些年看着虽然光鲜,内里如何还不是只有我们清楚。爷如今做这些也不过是为了我们的以后多做一手打算。要是能挣个好前程,于你也是体面的。至于说谋划,现在还为时尚早,不过是有备无患。”
  八福晋跟着点头,要不是宫里那几年过得让人实在看不到希望,也许她也会拼了命的保住孩子,到这会儿跟四爷家的弘晖也差不多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