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轮台(2 / 3)
“不要了,三娘不想耽误陛下事情。”
“传令下去,今晚驻扎在轮台城外!”
桃三娘看了看李治,没有说什么,远处正好到了下午时辰,轮台城中,袅袅炊烟升起,李治下了马,已经拉着桃三娘向城内走去。
“陛下,三娘夫君家中已经彻底烧毁在几年前那场大火之中,三娘想过去看看。”
只是两人终究没有看到火焰烧毁的废墟,这里已经重建,此时是连绵的一片平民建筑。
世事变迁,只有几年时间,几年之前,这里还没有被唐军攻陷,直到贞观十四年,高昌城破,西域才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
几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处大宅子,几年以后,这里却已经成了一片平民区。
“想哭么?朕的肩膀可以借给你!”
“不想,三娘这些年已经忘了怎么哭了。”
李治沉默,看了看眼前嬉戏的孩子,看了看远处汲水的女人,看了看这里所有人的忙碌和勤奋辛劳,拉着桃三娘,缓缓从这片街道走过。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心酸。
此时李治唯一可以做的,也只是静静待在她的身边,用手掌温暖着她显的冰凉的手掌。
旧人已去,黄鹤已飞,一切皆是过往烟云。
第二日,看着渐渐远去的轮台城,李治不知道为何,忽然在马背上打着拍子,看着自己身后的军队,有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李治在马上吟诵起后来一位边塞诗人的诗句,那里,桃三娘静静看着他。
“陛下,这诗真好。”
“嗯,以前在别处听的。”
回到都护府时,李治将桃三娘那里以及金洲沙匪那里带来的女人全部交给了清河皇姐,让她安排进棉布织坊工作。
那里程怀亮却拿着一封书信,交给了李治。
“长安的?”
“不是,陛下拆开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
“传令下去,今晚驻扎在轮台城外!”
桃三娘看了看李治,没有说什么,远处正好到了下午时辰,轮台城中,袅袅炊烟升起,李治下了马,已经拉着桃三娘向城内走去。
“陛下,三娘夫君家中已经彻底烧毁在几年前那场大火之中,三娘想过去看看。”
只是两人终究没有看到火焰烧毁的废墟,这里已经重建,此时是连绵的一片平民建筑。
世事变迁,只有几年时间,几年之前,这里还没有被唐军攻陷,直到贞观十四年,高昌城破,西域才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
几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处大宅子,几年以后,这里却已经成了一片平民区。
“想哭么?朕的肩膀可以借给你!”
“不想,三娘这些年已经忘了怎么哭了。”
李治沉默,看了看眼前嬉戏的孩子,看了看远处汲水的女人,看了看这里所有人的忙碌和勤奋辛劳,拉着桃三娘,缓缓从这片街道走过。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心酸。
此时李治唯一可以做的,也只是静静待在她的身边,用手掌温暖着她显的冰凉的手掌。
旧人已去,黄鹤已飞,一切皆是过往烟云。
第二日,看着渐渐远去的轮台城,李治不知道为何,忽然在马背上打着拍子,看着自己身后的军队,有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李治在马上吟诵起后来一位边塞诗人的诗句,那里,桃三娘静静看着他。
“陛下,这诗真好。”
“嗯,以前在别处听的。”
回到都护府时,李治将桃三娘那里以及金洲沙匪那里带来的女人全部交给了清河皇姐,让她安排进棉布织坊工作。
那里程怀亮却拿着一封书信,交给了李治。
“长安的?”
“不是,陛下拆开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