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陪圣上用膳的臣子并不多,柳柒为其一,师旦父子为其二,陆麟为其三,余者便是师贵妃以及圣上三子。
  陆麟为从二品吏部尚书,又是先帝旧臣,因此备受昭元帝赏识,偶尔虽言辞冲撞,却从未受过昭元帝的责罚。
  寺庙只供斋饭并无酒水,且斋饭极简,便免去了许多繁琐的流程。
  自从柳柒上次在御书房说了那句“公正并非人人都能做到,也不是时时都能做到”后,昭元帝对待赵律白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变,至少不会明晃晃地偏心了。
  正用膳时,坐在上首的昭元帝道:“朕晨间收到了庆州传来的急报,道是回元有意与我朝议和。”
  陆麟问道:“他们提了什么条件?”
  昭元帝道:“和亲。”
  师旦捋须蹙眉:“陛下的两位公主都已成婚,旁支几位王爷家的郡主不是许了人家就是尚幼,如何与人和亲?”
  柳柒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自古以来,和亲的公主鲜少有善终者,大邺之国力远胜回元,和亲便是下嫁。倘若师中书有一个女儿,是否舍得让她下嫁寒门?”
  师旦皮笑肉不笑地道:“此乃回元的提议,又不是本官所说,柳相何必与我争论。”
  柳柒道:“可师中书对此并无异议。”
  师旦问道:“不知柳相有何高见?”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回元之于大邺,先攻城,再伐兵,其次伐交,如若大邺应了他们的和亲要求,无异于受降。”柳柒说罢看向昭元帝,“依臣拙见,当出兵伐之。”
  昭元帝道:“朕前些年一直在南征北伐,折兵损将甚是严重,这两年止兵休戈、休养生息,为的便是重振军力,更何况不久前朕刚出兵助北狄统一了草原七部,这个关头若是再继续交战,恐将不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