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1 / 2)
“快来人啊!救火——”
“这殿门怎就锁死了,是何人所为?禁军呢?禁军在哪儿!”
“娘娘和太子还在殿中,你们赶快把门撞开!”
“多取些水来!多取些水!”
“中殿的火势愈来愈猛, 恐怕娘娘和太子……”
“娘娘和太子若是出了事, 尔等都得陪葬!”
噼里啪啦的火苗声很快便盖过了殿外的嘶嚎, 方才那抹异香也被浓烟取而代之, 悉数呛入咽肺。
“哇——哇——哇——”
混乱中, 婴啼声近在咫尺, 皇后心头哀恸, 眼角不断有泪珠渗出。
一根根的梁木被烧断了砸落下来,焰苗滋长,将初夏微凉的夜烧得炙热滚烫。
浓烟滚滚,婴啼声渐次薄弱,皇后娘娘几经挣扎,终于摆脱了魇一般的束缚,她立刻抱起襁褓中的小太子,并用绢子轻轻盖住他的脸,聊以阻挡烟尘。
然而欲往外逃时才发现,四周早已变成了火海,进退维谷。
火舌舔舐着中殿,死亡也在一寸一寸地逼近。
不多时,皇城司禁卫蜂拥着冲进火海,以身为盾,生生开出一条血路。
皇城司指挥使司不忧拖着带血的身躯闯入凤仪宫内,皇后吸入太多浓烟,已然气若游丝。
她蹲靠在榻前,怀中的小太子被一张浸了血水的湿手绢掩住口鼻,暂且无碍。
司不忧单膝跪地,一壁扶她一壁请罪:“臣中了妖人的调虎离山计,救驾来迟。”
“司大人……”皇后抬不动手臂,只能出声叮嘱,“赶快带太子去扬州,找柳……柳笏……”
司不忧接过小太子,可皇后却如同脱了力,浑身绵软着坠地。
建德帝已有几日不曾寄来家书了,今晚这场大火来得太过突然,方才殿中那抹异香也绝非偶然,皇后知道有人想要他们母子的性命,遂将幼子交托给司不忧,让他务必带着太子离开京城。
司不忧试图救下他们母子,可四周的烈火容不得他同时照顾两个人,临了,皇后娘娘塞一枚玉佩给孩子,哑声命令道:“快走……”
司不忧只迟疑了瞬息,转而拉来一条棉被裹在身上,抱着啼哭不止的小太子冲出了火海。
那天晚上火光滔天,几乎照亮了大半个汴京城,司不忧改头换脸离开了皇都,走水路南下至扬州。
太子尚不及两个月大,离了乳娘和生母,被迫跟随铁血酷吏奔波受苦,他是否饿了、是否热了、是否冷了、是否渴了,司不忧一概不知,尽可能地寻些干净羊乳喂他吃下,待撑到扬州时,小太子已经奄奄一息,最终在柳笏和夫人杨氏的救助之下方才好转。
自那时起,柳笏就开始计划着双胎之事,直到杨氏生产,小太子赵律泽便名正言顺地成了柳家的子孙。
民间有传言,道是名字愈轻,孩子就愈容易养活。杨氏生产在七月,柳笏便给小太子起名为“柒”,愿他此生平安顺意,康泰无忧。
“这些就是我所隐瞒之事。”司不忧沉声说完过去,侧眸看向神情呆滞的柳柒,“你如今得知真相,后悔了吗?”
柳柒怔在当下,脑海里空白混沌,待回过神来,适才意识到胸腔内闷疼得紧。
难怪所有人都反对他入仕。
难怪当初左金吾卫岑默之事发生时,父亲无论如何都不允许他插手此事。 ↑返回顶部↑
“这殿门怎就锁死了,是何人所为?禁军呢?禁军在哪儿!”
“娘娘和太子还在殿中,你们赶快把门撞开!”
“多取些水来!多取些水!”
“中殿的火势愈来愈猛, 恐怕娘娘和太子……”
“娘娘和太子若是出了事, 尔等都得陪葬!”
噼里啪啦的火苗声很快便盖过了殿外的嘶嚎, 方才那抹异香也被浓烟取而代之, 悉数呛入咽肺。
“哇——哇——哇——”
混乱中, 婴啼声近在咫尺, 皇后心头哀恸, 眼角不断有泪珠渗出。
一根根的梁木被烧断了砸落下来,焰苗滋长,将初夏微凉的夜烧得炙热滚烫。
浓烟滚滚,婴啼声渐次薄弱,皇后娘娘几经挣扎,终于摆脱了魇一般的束缚,她立刻抱起襁褓中的小太子,并用绢子轻轻盖住他的脸,聊以阻挡烟尘。
然而欲往外逃时才发现,四周早已变成了火海,进退维谷。
火舌舔舐着中殿,死亡也在一寸一寸地逼近。
不多时,皇城司禁卫蜂拥着冲进火海,以身为盾,生生开出一条血路。
皇城司指挥使司不忧拖着带血的身躯闯入凤仪宫内,皇后吸入太多浓烟,已然气若游丝。
她蹲靠在榻前,怀中的小太子被一张浸了血水的湿手绢掩住口鼻,暂且无碍。
司不忧单膝跪地,一壁扶她一壁请罪:“臣中了妖人的调虎离山计,救驾来迟。”
“司大人……”皇后抬不动手臂,只能出声叮嘱,“赶快带太子去扬州,找柳……柳笏……”
司不忧接过小太子,可皇后却如同脱了力,浑身绵软着坠地。
建德帝已有几日不曾寄来家书了,今晚这场大火来得太过突然,方才殿中那抹异香也绝非偶然,皇后知道有人想要他们母子的性命,遂将幼子交托给司不忧,让他务必带着太子离开京城。
司不忧试图救下他们母子,可四周的烈火容不得他同时照顾两个人,临了,皇后娘娘塞一枚玉佩给孩子,哑声命令道:“快走……”
司不忧只迟疑了瞬息,转而拉来一条棉被裹在身上,抱着啼哭不止的小太子冲出了火海。
那天晚上火光滔天,几乎照亮了大半个汴京城,司不忧改头换脸离开了皇都,走水路南下至扬州。
太子尚不及两个月大,离了乳娘和生母,被迫跟随铁血酷吏奔波受苦,他是否饿了、是否热了、是否冷了、是否渴了,司不忧一概不知,尽可能地寻些干净羊乳喂他吃下,待撑到扬州时,小太子已经奄奄一息,最终在柳笏和夫人杨氏的救助之下方才好转。
自那时起,柳笏就开始计划着双胎之事,直到杨氏生产,小太子赵律泽便名正言顺地成了柳家的子孙。
民间有传言,道是名字愈轻,孩子就愈容易养活。杨氏生产在七月,柳笏便给小太子起名为“柒”,愿他此生平安顺意,康泰无忧。
“这些就是我所隐瞒之事。”司不忧沉声说完过去,侧眸看向神情呆滞的柳柒,“你如今得知真相,后悔了吗?”
柳柒怔在当下,脑海里空白混沌,待回过神来,适才意识到胸腔内闷疼得紧。
难怪所有人都反对他入仕。
难怪当初左金吾卫岑默之事发生时,父亲无论如何都不允许他插手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