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2 / 4)
——
其实我早些年给自己看星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冥王星落在第五宫,
如果进行艺术创作的话,写跟阴暗、死亡、极端、暴力、残酷、情/欲相关的会比较顺利
当时不信邪,非要做一个正能量的作者……
现在真的信命了……
第169章 草木春寒起战声(一)
草木春寒起战声(一)
等待堂客们评选之时,徐三立在堂上, 微微蹙眉, 斜瞥向身侧的崔金钗。而崔金钗却是看也不看她, 负袖而立, 下巴高抬,眉眼之间满是傲气, 好似已然胜券在握。
徐三微微一哂, 心中渐渐也想明白了。
崔金钗虽然也是穿越时空而来, 但是她和徐三,却绝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崔氏的故乡,是当下这个时空的延续, 而徐挽澜,就是这个时空中的一位知名历史人物。
崔金钗能猜出她将要写甚么诗词,多半是因为历史上的徐挽澜, 也在这一日的玉兰诗会上写出了一模一样的诗词, 且流传到了后世。
这么一想,事情反倒变得更加复杂了。
崔金钗决意参加诗会, 还剽窃了她的诗词, 这可就和崔金钗所知的历史不大一样了。那么历史的方向, 会不会就此发生扭转?崔金钗所熟悉的那个徐三, 还会不会是当下的这个徐挽澜?
徐三这般想着, 忍不住勾起唇角。
她不由想道,在崔金钗所知道的历史中,她到底下场如何, 可曾实现政治抱负?而在那段历史中,那个崔金钗,是原身正主,还是李代桃僵?
如今崔金钗故作聪明,却将历史的轨道一把扭转,那么她的漫漫宦途,是否还会走出崔氏女在后世看到的那一条轨迹?
徐三负袖而立,低眉深思,忽地听见酒楼伙计唱起了票。她淡淡抬眼,只见崔金钗所写的几首词,票数竟是一路领先,而徐三仓促之间临时更换的诗词,则紧随其后,只落下数票而已。
崔氏女眼见得势,正自鸣得意之时,却见徐三的票忽地又追了上来。两边一会儿你压我,一会儿我压你,轮流得魁,票数咬得相当之紧,而等到那小二念完了票之后,众人抬眼一看,却见两人竟是一票不差,打平手了!
这两边的诗词,全都出自于徐三笔下,这就好像左右互搏,自然是难分高下。徐三眉眼淡淡的,好似早在意料之中,而崔金钗的脸色却已经沉了下来,眉头紧蹙,怒恨恨的,几乎要咬碎银牙。
徐三见状,轻轻一哂,望向那有些不知所措的小二,平声笑道:“既然打了个平手,不若再比试一回。还请几位翰林才女,再出上两三道诗题,至于胜负,倒是其次,若能让台下看客,过足诗瘾,也算是推贤扬善了。”
作为寒门士子,能在朝中得圣上青睐,这嘴皮子工夫,自然是比寻常人厉害多了。崔金钗只顾着横眉瞪目,负气斗狠,在说场面话上头,跟徐三一比,自然落了下乘。台下堂客看在眼中,多少对徐三生出了些好感来。
那伙计听了徐三之言,见疑难迎刃而解,自是喜笑颜开,忙不迭去请那几位翰林女官出题。诗题一出,徐三稍加思索,便提笔而就,至于崔金钗,却是暗暗犯起了为难来。
这一回,翰林文官出的题目很偏,崔金钗想用后世的诗词现套,可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完全切题的。自己写吧,又笔法平庸,唯恐露怯。
崔金钗提着毫笔,眼瞧着徐三已然搁笔,心上一横,干脆硬着头皮,将自己所知的徐挽澜年老时所写的几首诗词默写了出来。只是那些诗词并不切题,崔金钗别无他法,连平仄押韵也顾不上了,匆匆改了几句,这就交到了小二手中。
徐三负袖而立,不经意间扫了几眼那诗词,眉心却是不由一跳,只觉得那词句既陌生又熟悉,也不知是在何时见过。她深深看了崔氏一眼,只打算以后得了机会,定要对这女人逼问一番,知道了后事如何,便可趋利避害,对她的官途、人生,皆是大有益处。
崔氏的诗词生硬而又勉强,且与诗题不甚相切,两相比较之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轮,还是徐三厉害。唱票罢了之后,崔金钗眯眼一瞧,便见徐三遥遥领先,拔得头筹。
她心里气不过,稍稍一想,冷笑一声,高声说道:“这诗会真是好没道理!我就是实打实的‘波澜老成’,她算是甚么东西?一个吃了熊心豹子胆,冒名顶替我的贱人,不过写了几句像模像样的词儿而已,这就想抢走本官的名头儿?”
这本官二字一出,堂中诸客不由微微变色。崔金钗嗤笑一声,骤然拂袖道:“今儿这诗会,本官确实是粗心大气了。认输可以,只是本官绝不会将波澜老成这四字拱手让人!便是你今儿做了几首过得去的诗,那也断然没有冒认本官的道理!”
崔金钗之所以自揭身份,是因为她不知道这玉兰轩的后台乃是何人,这才想拿顶上这乌纱帽,压一压那不知事的酒楼伙计。哪知伙计此刻却微微一笑,面色如常道:“崔侍郎且莫动怒,咱不若听听徐府尹有甚么话儿要说。”
徐府尹三字一出,诸客面色又是一变。 ↑返回顶部↑
其实我早些年给自己看星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冥王星落在第五宫,
如果进行艺术创作的话,写跟阴暗、死亡、极端、暴力、残酷、情/欲相关的会比较顺利
当时不信邪,非要做一个正能量的作者……
现在真的信命了……
第169章 草木春寒起战声(一)
草木春寒起战声(一)
等待堂客们评选之时,徐三立在堂上, 微微蹙眉, 斜瞥向身侧的崔金钗。而崔金钗却是看也不看她, 负袖而立, 下巴高抬,眉眼之间满是傲气, 好似已然胜券在握。
徐三微微一哂, 心中渐渐也想明白了。
崔金钗虽然也是穿越时空而来, 但是她和徐三,却绝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崔氏的故乡,是当下这个时空的延续, 而徐挽澜,就是这个时空中的一位知名历史人物。
崔金钗能猜出她将要写甚么诗词,多半是因为历史上的徐挽澜, 也在这一日的玉兰诗会上写出了一模一样的诗词, 且流传到了后世。
这么一想,事情反倒变得更加复杂了。
崔金钗决意参加诗会, 还剽窃了她的诗词, 这可就和崔金钗所知的历史不大一样了。那么历史的方向, 会不会就此发生扭转?崔金钗所熟悉的那个徐三, 还会不会是当下的这个徐挽澜?
徐三这般想着, 忍不住勾起唇角。
她不由想道,在崔金钗所知道的历史中,她到底下场如何, 可曾实现政治抱负?而在那段历史中,那个崔金钗,是原身正主,还是李代桃僵?
如今崔金钗故作聪明,却将历史的轨道一把扭转,那么她的漫漫宦途,是否还会走出崔氏女在后世看到的那一条轨迹?
徐三负袖而立,低眉深思,忽地听见酒楼伙计唱起了票。她淡淡抬眼,只见崔金钗所写的几首词,票数竟是一路领先,而徐三仓促之间临时更换的诗词,则紧随其后,只落下数票而已。
崔氏女眼见得势,正自鸣得意之时,却见徐三的票忽地又追了上来。两边一会儿你压我,一会儿我压你,轮流得魁,票数咬得相当之紧,而等到那小二念完了票之后,众人抬眼一看,却见两人竟是一票不差,打平手了!
这两边的诗词,全都出自于徐三笔下,这就好像左右互搏,自然是难分高下。徐三眉眼淡淡的,好似早在意料之中,而崔金钗的脸色却已经沉了下来,眉头紧蹙,怒恨恨的,几乎要咬碎银牙。
徐三见状,轻轻一哂,望向那有些不知所措的小二,平声笑道:“既然打了个平手,不若再比试一回。还请几位翰林才女,再出上两三道诗题,至于胜负,倒是其次,若能让台下看客,过足诗瘾,也算是推贤扬善了。”
作为寒门士子,能在朝中得圣上青睐,这嘴皮子工夫,自然是比寻常人厉害多了。崔金钗只顾着横眉瞪目,负气斗狠,在说场面话上头,跟徐三一比,自然落了下乘。台下堂客看在眼中,多少对徐三生出了些好感来。
那伙计听了徐三之言,见疑难迎刃而解,自是喜笑颜开,忙不迭去请那几位翰林女官出题。诗题一出,徐三稍加思索,便提笔而就,至于崔金钗,却是暗暗犯起了为难来。
这一回,翰林文官出的题目很偏,崔金钗想用后世的诗词现套,可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完全切题的。自己写吧,又笔法平庸,唯恐露怯。
崔金钗提着毫笔,眼瞧着徐三已然搁笔,心上一横,干脆硬着头皮,将自己所知的徐挽澜年老时所写的几首诗词默写了出来。只是那些诗词并不切题,崔金钗别无他法,连平仄押韵也顾不上了,匆匆改了几句,这就交到了小二手中。
徐三负袖而立,不经意间扫了几眼那诗词,眉心却是不由一跳,只觉得那词句既陌生又熟悉,也不知是在何时见过。她深深看了崔氏一眼,只打算以后得了机会,定要对这女人逼问一番,知道了后事如何,便可趋利避害,对她的官途、人生,皆是大有益处。
崔氏的诗词生硬而又勉强,且与诗题不甚相切,两相比较之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轮,还是徐三厉害。唱票罢了之后,崔金钗眯眼一瞧,便见徐三遥遥领先,拔得头筹。
她心里气不过,稍稍一想,冷笑一声,高声说道:“这诗会真是好没道理!我就是实打实的‘波澜老成’,她算是甚么东西?一个吃了熊心豹子胆,冒名顶替我的贱人,不过写了几句像模像样的词儿而已,这就想抢走本官的名头儿?”
这本官二字一出,堂中诸客不由微微变色。崔金钗嗤笑一声,骤然拂袖道:“今儿这诗会,本官确实是粗心大气了。认输可以,只是本官绝不会将波澜老成这四字拱手让人!便是你今儿做了几首过得去的诗,那也断然没有冒认本官的道理!”
崔金钗之所以自揭身份,是因为她不知道这玉兰轩的后台乃是何人,这才想拿顶上这乌纱帽,压一压那不知事的酒楼伙计。哪知伙计此刻却微微一笑,面色如常道:“崔侍郎且莫动怒,咱不若听听徐府尹有甚么话儿要说。”
徐府尹三字一出,诸客面色又是一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