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4)
厉氏心里像有个猫爪子挠似的,却怎么也解不了痒,明明眼前的人知道什么,却宁死也不肯说的,真是难受死了。
厉嬷嬷劝道:“不论如何,姐儿这是要进宫伺候太后娘娘了。臣女进宫侍奉主子,到了嫁龄,都是放出来匹配,也最多分隔个几年。而且名声还好,四年后的选秀肯定能入,要是运气好,被太后娘娘收为养女,那真是颇天的运势,怎么都不愁找不到好婆家了。”
厉氏想到这里,心里终于踏实了些,抱起儿子,陪他走几步路,说道:“恐怕过不了几天,宫里就要来接人了,谁知道要几年才能回来,这生辰都来不及过,不行,我得给嫣姐儿办一次才行。”
因此,鱼令嫣在离开鱼家之前,在她们西院的厅室内,抱着弟弟,由爹娘陪着,吃了在鱼家的最后一次长生面。
那一夜,令娆竟还厚脸皮过来,要给她一份送别礼,她怎么也不愿收,反道:“我也要恭喜三姐姐,想必我走后不久,你便能达成所愿。咱们都要离开,就不必互相送礼了。”
令娆还要试探着问一番:“妹妹能有这样的机遇,难道就不好奇背后的原因吗?”
令嫣其实完全不了解,这背后是什么操作,不过,这也不妨碍,她在令娆面前装上一回,“等你到了某个高度,你自然会知晓,我不争,自然是有理由的。”
令娆咬咬牙,心道,等着瞧,我必也不会比你差的。
三天后,宫里派了马车来接八位小姐,每位小姐都可带一名亲信入府。
与上回鱼令姝去太孙府上时相同,鱼家诸人都来送,唯独阿眠还在被窝当中,梦着姐姐今日要陪他玩什么呢。
鱼令嫣由厉嬷嬷牵着手,扶着跨上了马车,进门前,最后看了厉氏一眼,见她眼里含着热泪,便马上掀起了轿帘,躲了进去。
厉嬷嬷关紧了车门,坐在她身旁,递了条巾帕给她,也不劝慰,只说道:“姑娘坐稳了,咱们该启程了。”
永顺三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史记:昭定太后不怏,仁宗皇帝仁孝,因膝下无女,便招贵女八名入宫陪侍太后,太后渐愈。
*
皇宫由一道天玄门分为前朝和后宫两部分,后宫之中,以太后娘娘所住的寿安宫,最是恢宏。
八位臣女入宫是为了陪侍太后,自然是要住在寿安宫内。
鱼令嫣便是这八位姑娘之一,她的马车来的最晚,等进了宫,天都黑了,当然,她也是最后一位到的。
寿安宫格外庞大,甚至还包括了另一座偏小的宫殿,名叫永宁宫。
太后便把她们八人安排进了永宁宫的殿阁,让她们先行整顿,明日再宣见。
鱼令嫣分到的是暖香阁,不过还没得空进这地儿,便被两位宫女带着去了永宁宫偏南角的一间客室,那里正等着专管她们规矩的杭嬷嬷,以及其余七位娘子。
屋里鸦雀无声,一根针掉下的声音,都落不下,像是无人一般。
令嫣行色匆匆,进门后却降了脚速,端着步态,走到正中站着的杭嬷嬷跟前,摆出她一套流畅的动作,行了个曲膝礼,低头道:“翰林院选侍鱼恒之女鱼令嫣,特来报会,给杭嬷嬷拜礼,见过诸位姐妹们。”
坐在左边首位,身穿大红锦缎外衣的女孩,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杭嬷嬷像是一点没听见似的,只对令嫣道:“鱼姑娘,先入位吧,天色已晚,明日太后娘娘就要召见各位,我有些细事要交待,还请你们仔细听好,牢记于心。”
杭嬷嬷说话又慢又亮,字正腔圆,格外清晰,声音又悦耳,听了格外舒服。
“各位都是名门闺秀,从小就被悉心教导礼仪规矩,想必定是极好的。只是宫中到底不同家里,定有不同之处,这以后的规矩,我会慢慢教导给各位姑娘。而今,先说说明日觐见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做错一件,犯了太后娘娘的忌讳,那不论你是哪家的姑娘,明日就请收拾着回去吧。”
诸位瞬间就竖直了脊背,开玩笑,要是这样被送回去,岂不是要成为满盛京的笑柄,以后还怎么在盛京贵媛圈里混下去,不能,死都不能够!
杭嬷嬷接着说下去:“首先,太后娘娘不喜欢过于艳丽的颜色,大红大紫,那是绝不行的。”
而后便轻轻瞥了红衣女孩一眼,虽未指名道姓,却也让她僵了脸。
“其次,太后娘娘十分不喜欢别人擦脂抹粉,尤其是香粉味儿,她老人家闻不得一丝,各位小姐描个精神一点的眉头,就甚好了。” ↑返回顶部↑
厉嬷嬷劝道:“不论如何,姐儿这是要进宫伺候太后娘娘了。臣女进宫侍奉主子,到了嫁龄,都是放出来匹配,也最多分隔个几年。而且名声还好,四年后的选秀肯定能入,要是运气好,被太后娘娘收为养女,那真是颇天的运势,怎么都不愁找不到好婆家了。”
厉氏想到这里,心里终于踏实了些,抱起儿子,陪他走几步路,说道:“恐怕过不了几天,宫里就要来接人了,谁知道要几年才能回来,这生辰都来不及过,不行,我得给嫣姐儿办一次才行。”
因此,鱼令嫣在离开鱼家之前,在她们西院的厅室内,抱着弟弟,由爹娘陪着,吃了在鱼家的最后一次长生面。
那一夜,令娆竟还厚脸皮过来,要给她一份送别礼,她怎么也不愿收,反道:“我也要恭喜三姐姐,想必我走后不久,你便能达成所愿。咱们都要离开,就不必互相送礼了。”
令娆还要试探着问一番:“妹妹能有这样的机遇,难道就不好奇背后的原因吗?”
令嫣其实完全不了解,这背后是什么操作,不过,这也不妨碍,她在令娆面前装上一回,“等你到了某个高度,你自然会知晓,我不争,自然是有理由的。”
令娆咬咬牙,心道,等着瞧,我必也不会比你差的。
三天后,宫里派了马车来接八位小姐,每位小姐都可带一名亲信入府。
与上回鱼令姝去太孙府上时相同,鱼家诸人都来送,唯独阿眠还在被窝当中,梦着姐姐今日要陪他玩什么呢。
鱼令嫣由厉嬷嬷牵着手,扶着跨上了马车,进门前,最后看了厉氏一眼,见她眼里含着热泪,便马上掀起了轿帘,躲了进去。
厉嬷嬷关紧了车门,坐在她身旁,递了条巾帕给她,也不劝慰,只说道:“姑娘坐稳了,咱们该启程了。”
永顺三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史记:昭定太后不怏,仁宗皇帝仁孝,因膝下无女,便招贵女八名入宫陪侍太后,太后渐愈。
*
皇宫由一道天玄门分为前朝和后宫两部分,后宫之中,以太后娘娘所住的寿安宫,最是恢宏。
八位臣女入宫是为了陪侍太后,自然是要住在寿安宫内。
鱼令嫣便是这八位姑娘之一,她的马车来的最晚,等进了宫,天都黑了,当然,她也是最后一位到的。
寿安宫格外庞大,甚至还包括了另一座偏小的宫殿,名叫永宁宫。
太后便把她们八人安排进了永宁宫的殿阁,让她们先行整顿,明日再宣见。
鱼令嫣分到的是暖香阁,不过还没得空进这地儿,便被两位宫女带着去了永宁宫偏南角的一间客室,那里正等着专管她们规矩的杭嬷嬷,以及其余七位娘子。
屋里鸦雀无声,一根针掉下的声音,都落不下,像是无人一般。
令嫣行色匆匆,进门后却降了脚速,端着步态,走到正中站着的杭嬷嬷跟前,摆出她一套流畅的动作,行了个曲膝礼,低头道:“翰林院选侍鱼恒之女鱼令嫣,特来报会,给杭嬷嬷拜礼,见过诸位姐妹们。”
坐在左边首位,身穿大红锦缎外衣的女孩,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杭嬷嬷像是一点没听见似的,只对令嫣道:“鱼姑娘,先入位吧,天色已晚,明日太后娘娘就要召见各位,我有些细事要交待,还请你们仔细听好,牢记于心。”
杭嬷嬷说话又慢又亮,字正腔圆,格外清晰,声音又悦耳,听了格外舒服。
“各位都是名门闺秀,从小就被悉心教导礼仪规矩,想必定是极好的。只是宫中到底不同家里,定有不同之处,这以后的规矩,我会慢慢教导给各位姑娘。而今,先说说明日觐见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做错一件,犯了太后娘娘的忌讳,那不论你是哪家的姑娘,明日就请收拾着回去吧。”
诸位瞬间就竖直了脊背,开玩笑,要是这样被送回去,岂不是要成为满盛京的笑柄,以后还怎么在盛京贵媛圈里混下去,不能,死都不能够!
杭嬷嬷接着说下去:“首先,太后娘娘不喜欢过于艳丽的颜色,大红大紫,那是绝不行的。”
而后便轻轻瞥了红衣女孩一眼,虽未指名道姓,却也让她僵了脸。
“其次,太后娘娘十分不喜欢别人擦脂抹粉,尤其是香粉味儿,她老人家闻不得一丝,各位小姐描个精神一点的眉头,就甚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