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了(2 / 4)
她细细地跟库利奇算了一笔账,“假如没有卫兵队,或者有了卫兵队可是他们也不努力训练、搏命战斗,哪来我们塔沙州如今一千三百多的人口?哪来那么多缴获的农具?”
“这些多出来的人口,不是能为我开辟更多的荒地吗?没有这些,我想要开发这些荒地,等到猴年马月去……”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她搞的这套军工授田制度其实脱胎于华国秦朝的军工授爵制度。
军功爵制大致经历过四次演变。
她现在用的是一开始比较原始的那一套东西,奴隶在战争中只要立了军功就可以拥有土地,逐渐实现土地私有化,从而打破了奴隶和平民的界限。
看似平平无奇的奖励,同时做到了壮大防卫力量、转移内部矛盾、实现社会阶层结构转变三大作用。
同时,因为她奖励各个士兵的东西是土地,土地这东西具有不可转移的特征,相当于她将这些士兵绑定在了埃斯坦郡的这块土地上。
等日后士兵们上战场的时候,他们不仅保卫的是埃斯坦郡,是她这个领主,还有他们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财产,这就相当于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一整个利益一致的利益集团。他们都被绑在了同一艘船上,这艘船的名字叫埃斯坦郡。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强化士兵对埃斯坦郡的归属感的过程,也是逐渐建立“家”的概念的过程。
要说这个军工授田制度没有任何弊端吗?当然也不是。
首先它就是一个做蛋糕分蛋糕的制度,这种制度下,军人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向外扩张,只要国家向外扩张,就势必要产生冲突,军人就能拿到爵位和土地。
她能够分到大头,底下的人分小头,谁都很开心。
但这个过程不是无止境的,一旦天下统一、国家太平,或者是扩张的脚步变缓,做的蛋糕越来越小,分蛋糕的人却已经积累了很多,这种时候,这制度自然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魔力。
她如今才哪儿到哪儿啊,就是个偏安一隅的农场主罢了。
偏安一隅的农场主如今只想要多存点粮食好过冬。
人口暴增,导致她一开始准备的三万斤粮食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三万斤虽多,分到一千个人手里,不过才一人十斤……
虽然趁着还未完全入冬收了一批甜菜,接收奴隶的时候,也陆陆续续收了一些粮食回来,但还是太缺粮食了。
愁人,太愁人了。
科琳娜思索着,要不要冒险再派人去一趟贝塞高地。
如今贝塞高地的贵族们应该都齐聚在斯罗郡了,此时去贝塞高地,简直就是上去送人头。
科琳娜正犹豫不决的时候,霍勒斯却为她提供了一条线索。
在埃斯坦郡与贝塞高地交界的西边是大公爵德里克的领地斯罗郡,而埃斯坦郡与贝塞高地交界的东部,有一座小城,名叫萨罗城。
萨罗城的领主是一位大商人,他常年累月地奔波在各地,与北境各大贵族都有交情,手中经常流转着几万斤的粮食。
“经常有几万斤粮食出入?”科琳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做粮食生意的吗?”
可是这些粮食就可以卖给谁呢?
这个时代可不像古代华国唐宋元明清什么的,存在着大量的平民需要买卖粮食,自然也就产生了中间商人。
这个时代的农奴们并没有任何财产,他们的食物都是靠奴隶主往下发的。
而各大奴隶主基本上都有屯粮的习惯,谁多点谁少点,互相之间匀一匀也就是了。 ↑返回顶部↑
“这些多出来的人口,不是能为我开辟更多的荒地吗?没有这些,我想要开发这些荒地,等到猴年马月去……”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她搞的这套军工授田制度其实脱胎于华国秦朝的军工授爵制度。
军功爵制大致经历过四次演变。
她现在用的是一开始比较原始的那一套东西,奴隶在战争中只要立了军功就可以拥有土地,逐渐实现土地私有化,从而打破了奴隶和平民的界限。
看似平平无奇的奖励,同时做到了壮大防卫力量、转移内部矛盾、实现社会阶层结构转变三大作用。
同时,因为她奖励各个士兵的东西是土地,土地这东西具有不可转移的特征,相当于她将这些士兵绑定在了埃斯坦郡的这块土地上。
等日后士兵们上战场的时候,他们不仅保卫的是埃斯坦郡,是她这个领主,还有他们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财产,这就相当于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一整个利益一致的利益集团。他们都被绑在了同一艘船上,这艘船的名字叫埃斯坦郡。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强化士兵对埃斯坦郡的归属感的过程,也是逐渐建立“家”的概念的过程。
要说这个军工授田制度没有任何弊端吗?当然也不是。
首先它就是一个做蛋糕分蛋糕的制度,这种制度下,军人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向外扩张,只要国家向外扩张,就势必要产生冲突,军人就能拿到爵位和土地。
她能够分到大头,底下的人分小头,谁都很开心。
但这个过程不是无止境的,一旦天下统一、国家太平,或者是扩张的脚步变缓,做的蛋糕越来越小,分蛋糕的人却已经积累了很多,这种时候,这制度自然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魔力。
她如今才哪儿到哪儿啊,就是个偏安一隅的农场主罢了。
偏安一隅的农场主如今只想要多存点粮食好过冬。
人口暴增,导致她一开始准备的三万斤粮食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三万斤虽多,分到一千个人手里,不过才一人十斤……
虽然趁着还未完全入冬收了一批甜菜,接收奴隶的时候,也陆陆续续收了一些粮食回来,但还是太缺粮食了。
愁人,太愁人了。
科琳娜思索着,要不要冒险再派人去一趟贝塞高地。
如今贝塞高地的贵族们应该都齐聚在斯罗郡了,此时去贝塞高地,简直就是上去送人头。
科琳娜正犹豫不决的时候,霍勒斯却为她提供了一条线索。
在埃斯坦郡与贝塞高地交界的西边是大公爵德里克的领地斯罗郡,而埃斯坦郡与贝塞高地交界的东部,有一座小城,名叫萨罗城。
萨罗城的领主是一位大商人,他常年累月地奔波在各地,与北境各大贵族都有交情,手中经常流转着几万斤的粮食。
“经常有几万斤粮食出入?”科琳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做粮食生意的吗?”
可是这些粮食就可以卖给谁呢?
这个时代可不像古代华国唐宋元明清什么的,存在着大量的平民需要买卖粮食,自然也就产生了中间商人。
这个时代的农奴们并没有任何财产,他们的食物都是靠奴隶主往下发的。
而各大奴隶主基本上都有屯粮的习惯,谁多点谁少点,互相之间匀一匀也就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