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话间,副将安排人搬上来几箱东西打开让冯奉知查看。
  一箱里面大多是皮毛,还有些茶叶和药材,另一箱里面都是毛毡。
  副将低声道:“六州那边的妇人都在做毛毡,这种毛毡能够遮风挡雨,格外好用。还说这是迁民们做的,他们长途跋涉走过来,靠的就是这个。眼下这种毛毡在成州、利州这边卖的极好。”
  冯奉知冷声道:“都是备着万一逃命的时候用?”
  副将脸色一变:“都是市井小民不懂得这些。”
  毛毡倒不是就搬迁的时候有用,摸着格外的扎实,铺、盖做
  什么不行?冯奉知气的是两州的风气。
  六州现在只有赵景云和零散的武卫军聚起来的兵马,六州的百姓都好像没想过这一仗他们会打输,因此还将手里的东西往外卖,相反有朝廷驻军的成州和利州却高价买这些物件儿。
  这是生意吗?这是在打他的脸。
  冯奉知道:“六州的人是故意如此。”
  副将想要说什么,没敢开口,他问过那些商贾,商贾们说,六州那边有不少百姓做这些,尤其洮州最多,他们是真想要趁着农物没下来之前,靠这个赚银钱。当时商贾收货物的时候,那些农户可是连一文钱都不放过。
  所以,会不会是国舅爷想太多了?
  思量太多,容易将自己困进去,以后六州出来的消息,都不会轻易相信了。
  果然,冯奉知道:“先不要向阶州动手。”最好有人能帮他们探探虚实。
  冯奉知话音刚落,守在门口的护卫走进来:“老爷,西边来人了。”
  西边的人,八成是吐蕃派来的。
  没有开战,两边明里暗里派人走动本就寻常,更何况冯成海就是落入吐蕃之手。
  冯奉知吩咐道:“将人带过来。”
  与阶州那边不一样的是,吐蕃人主动带来了冯成海的物件。他穿的长袍、荷包还有佩剑。
  冯奉知稳住情绪,可是当看到佩剑上的印记时,手指还是略微有些发抖,这是成海的没错。
  “国舅爷,”吐蕃的使臣道,“我家赞普说,一切都好商量。我家二王子若是能顺利回到吐蕃,相信冯将军也能安然无恙。”
  话说的很明白,吐蕃人是想要冯奉知帮忙周旋,让吐蕃二王子顺利回到吐蕃王庭。
  冯奉知面色阴沉:“见不到我儿,我如何能相信?这些衣物在混战时就能得到,但过去了这么久,人如何,我们都不知晓,我若是帮了你们,最后却没能让我儿归家,我岂非亏大了?”
  吐蕃使臣再次行礼:“赞普说,您会答应的,您对面的人不是吐蕃,而是昌乐长公主,是豫王。”
  第442章 大功一件
  冯奉知赶走了吐蕃使臣,吩咐军中文书将使臣说的据实写清楚,以供后面呈给朝廷查看,免得会落一个通敌的罪名。
  吐蕃人说的那些话虚虚实实,到底有多少是真言谁也不清楚,冯奉知自然不会当真。
  等到军帐中的人都离开,冯奉知目光还是落在冯成海的衣物上,他深深地吸一口气,胸口如同被压了一块重石。
  吐蕃人说的是假话,但衣物却是真的。
  过了好一阵子,幕僚再次回到中军大帐:“老爷,要不要让人单独去一趟吐蕃?看看能不能带回大爷的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