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敞自然不会在意自己宠幸的女子是否擅长女红,这种事本就是这样的——喜欢这个人的时候算锦上添花,但绝不会因为这个就高看谁,也不会因为谁绣得好花、裁得好衣服,不喜欢对方了却还眷恋她的手艺。
  果然,听素娥这样说,他就不以为意地道:“这算什么?虽然外头称赞宫里的宫娥,说她们百伶百俐,女红手艺无所不精。可人的心力有穷,能有一两样精通就了不得了,更多的人不过是样样马虎而已。”
  两人坐下说话,郭敞道:“倒是叫他们太早去召你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也没趣,竟要拿这法子钓鱼玩儿...你可喜欢钓鱼?”
  “不算特别喜欢,也不是不喜欢...并不无趣,到底钓上鱼了。”素娥指了指角落里一个铜盆。
  郭敞这才注意到,亭子角落里竟有一个铜盆,应该是那种拿来洗手的水盆。这时里面已经有三条鱼了,都是筷子长短,并不算小。
  素娥轻笑了一声:“官家,宫里池子的鱼又没人捕,还不少人喂养,都笨得很,容易钓呢!”
  素娥没有用鱼饵,只在下钩的水面一圈撒了花蕊,勉强算‘打窝’吧。就这样,这些鱼一条接一条,挺有意思的。
  郭敞见了也笑:“是了!朕竟忘了,宫里的鱼不比外头的。”
  她说着还伸手替素娥从丝绳上启了那只水晶荔枝耳环,又给素娥戴上:“没见你戴耳坠子,朕记得几次见你,耳朵上都光溜溜的。”
  其实又见了几次呢?当然,这话素娥不会说,只是道:“禀官家,只是恰好没戴而已...不过,平素妾也是用耳塞子多,耳坠子戴的少了。”
  此时耳饰是很流行的,此前历朝历代,耳饰其实都不算风行。所谓‘耳著明月珰’之类的耳饰,其实都不是真的穿耳戴耳环。直到本朝,耳饰才大为流行,女子也多从小穿耳...素娥本身是进宫之前就有穿耳的,就能证明其流行了。
  “这样么。”郭敞点点头,然后就笑着朝王志通挥了挥手,王志通会意,立刻抱着那香药匣子上前。郭敞接过匣子给素娥:“你看看,齐全不齐全。朕念着你爱香,也善香,偏你一个司珍司小宫女,能得着什么好香料?可怜!”
  “收着这些,将来合香也不局促。”
  似乎是不要素娥多想,他还补了一句:“我倒不是不爱你那小四合香,那香极清馥,不入流俗。再者,有钱谁不能合那些富贵香呢?你这样才难得...只是,能合与只能合,到底不同——你懂罢?”
  素娥当然懂这个道理,垂下眼睛回道:“妾知道官家心意。”
  打开香药匣子,里面是一个一个的小瓷瓶,瓷瓶上都有小小的红笺子,写着香料名。不能说齐全,只能说范围在‘珍贵香料’内,这算是齐全的。
  “这些可够了?”郭敞状似无意问了一句。
  素娥点点头:“很够了,其实寻常合香,这等名贵香料都只是做香头子,一点儿就够了。要是多多地用,一般都是敬神礼佛时。”
  敬神礼佛时大多也不用合香,添加其他香料配合了,这种名贵的香料都是直接用的。比如说乳香,直接倾倒就是了。檀香也是,打成香粉后搓成线香,一次不知道要烧多少只!
  郭敞自然也是懂这些的,随口道:“这也寻常,所谓‘财易得,佛难求’么。”
  素娥莞尔一笑:“乳香倒也适宜那般焚烧。”
  ‘财易得,佛难求’其实是个典故,说的是官员曹务光治理赵州的时候,举行法事祈祷,用盆烧了十斤乳香。当时见此,曹务光有感而发‘财易得,佛难求’。
  素娥发现乳香这种产自西亚的香料(乳香其实是一种树脂),无论实在欧洲的基督教等宗教,还是在亚洲的佛门,都是一个烧法...只能说它确实适合这样。
  “你平素烧不到这些香,但懂得不少。”郭敞这才反应过来,素娥完全知道他在说什么,言谈之间对昂贵的香料其实也很了解,这种了解倒不像是个从来接触不到的人。
  “读书多些才知道的,这些好香妾多数也没用过。”这是真的。她虽然在宫里能花钱买东西,但一则她的钱是有数的,二则最好的东西真是花钱也买不到。
  “读书好啊...”郭敞像是感叹了一句,手轻轻抚了抚素娥的头发。
  在玉真轩这里消磨了小半个下午,郭敞才叫人送素娥回去。说来也怪,人才刚走他就有些想她回来了——郭敞当然能叫人立刻回来,但他没有。
  郭敞很珍惜现在这种感觉,皇位他也坐了十多年了,有些只属于君王的感受他也完全明白了。对于君王来说,什么都来的太容易,所以更容易兴趣消退、再无兴趣,最后接近于虚无,需要越来越强烈的刺激才能让他们有一点儿感觉。
  这大概就是很多史书上的昏君放纵自我的原因罢。
  郭敞并不想做个昏君,所以要克制自己。不只是克制自己,不要放纵,还是在遇到调动起自己兴趣的东西时,也要克制...慢慢地喜欢,慢慢地消耗,别太快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