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桶 第两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辽国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众人都不表态,耶律南仙加重语气道:“诸位,现在我父王的旨意你们看到了,大宋天子的诏命我也传达了,谁要是遵从,就是忠臣,谁要敢说半个不字,本公主虽然离开军中日久,手段可还没有消退。”
  在场众人,心里都打起了小鼓,英王,胡国公,燕国公三位都在心里权衡,我又没有那个雄心壮志,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安安稳稳的把这个官当下去。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遵从圣上的旨意,作一个忠臣,不管圣要将皇位传给哪位皇子,咱们都是拥立新君的功臣。
  如果跟着耶律斜干,他是军人出身,自然也就容不得咱们这些手握兵权的人。再说了,他能不能成功,现在还是未知之数,何必去冒这个风险?
  “臣遵从圣上旨意!一切听从大公主安排!”此时,一人上前跪倒在地。众人视之,竟然是燕国公!
  胡国公马上有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刚才你不还说静观其变,按兵不动吗?怎么这会儿你倒第一个跪下去了?
  正当他犹豫时,英王又跪了下去:“臣领旨,听从大公主调遣!”
  “臣领旨!一切但凭大公主吩咐!”胡国公不敢再慢了,若是等到剽骑王都跪下去,自己反倒像有二心的乱臣贼子了。
  四位掌军大臣,跪倒了三个,耶律斜顿时显得势力单薄。领旨吧,心有不甘,不领吧,自己如何自处?众怒难犯,这时候要是发难,先不说那三个软骨头的态度,就是自己这个堂妹,也是个难缠的对手啊。
  “哈哈,既然误会解开了,那自然就没事了!萧大王,对不住了,本王素怀忠义之心,疾恶如仇,方才得罪了。公主殿下,既然有圣上的旨意,臣自然是要遵从的,哪个敢不听大公主的,休怪本王翻脸不认人!”耶律斜义正辞严的说了一通之后,还是跪了下去。
  其他三位心里暗想,果然是翻脸比翻书还看,你不是能耐么?有本事抗旨啊,有本事领着军队去跟宋军干一场啊?还跪什么呀?
  既然四位掌军大臣都跪了,那其他自然就没有什么异议了,不多时跪倒了一片。
  耶律南仙频频点头:“好,各位不愧忠义之臣,起来吧,随我一起去拜见父王。”言毕,带头向中军大帐走去。她贴身的女武士与许崇志的一班侍卫寸步不离,保护她的安全。
  耶律斜磨磨蹭蹭,走在最后,正想开溜之际,忽听耶律南仙叫道:“堂兄,路在这边。”
  “嗯?哦,哈哈,是是是,本王也记得路在这边。”
  纵然当年上雄城头一箭,射伤了父女感情,可说到底,耶律南仙身上流着的,还是父亲的血,当她踏进大帐,看到病榻上卧着的父亲时,顿时感觉鼻子发酸。
  当初英雄盖世,扬刀立马的大辽国皇帝,怎生成了这般模样?都说岁月催人老,可父亲这般容貌,委实让人心酸。
  事态未稳,耶律南仙不得不收起儿女情长,走上前去,仔细端详起来,并轻轻的唤了一声:“父王。”
  “公主,圣上这两天以来,一直入在昏迷之中。偶尔醒来,也只是不停的呼喊公主的名字。”一个年轻将领插话道,正是刚才挡了耶律斜的萧步云。
  耶律南仙心里一阵难受,点了点头,叫了一声:“陈太医,洪太医。”
  原来王钰想得周到,在耶律南仙离京时,还专门从宫里太医院调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御医,随同她一起前来,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听到她的召唤,两位御医急步上前,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就近替耶律大石把起脉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的等待着,耶律斜看了一阵,回过头去想看看外面的情况,却发现一宋军猛将把守住了门口,宛如石像一般,纺丝不动,目不斜视。不知何时,公主带来的宋军士兵,已经与辽军侍卫一起,接管了任务。
  “夫人,请借一步说话。”那陈太医站起身来,脸上看不出来丝毫表情。
  耶律南仙会意,至大帐另一角听取父亲的病情。这边的人竖起耳朵想要听得支言片语。
  “油尽灯枯,病势来得凶猛,老臣也无力回天了。”陈太医如实报告道。
  耶律南仙心中早有准备,闻言问道:“还能撑多久?”
  “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来天,以现在的天气来看,臣更倾向于前者。”
  耶律南仙一阵沉默,生死有命,强求不得,或许天意如此吧。
  “有办法让父王现在醒过来么?”好一阵之后,她开口问道。
  陈太医有些犹豫:“这个……不敢瞒夫人,办法是有,但是危险也有。如果强行用药,辽主可以清楚一阵,但极有可能在这两天就……”
  回头望了望病榻上昏迷不醒的父亲,耶律南仙长长的叹了口气:“用药吧,我宁愿背负不孝的罪名,也要让父亲看到我,安心的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