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彩虹之光(二)(2 / 3)
大块头说:“耗子,你不是会算命吗?总该知道……”
“你懂个屁!他说得不明不白,我、我怎么知道他说的是啥意思?”耗子有点沮丧。
走到寺庙门口,我对大块头摆摆手。
大块头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燃烧弹,拉开保险栓,远远地扔在老喇嘛的僧袍上,轰地一声,烈焰飞腾。
当我们走到林边的时候,回头看看,那座庙已经烧成了一片火海,熊熊的火焰窜上半空,映红了半边天。
我们循原路返回到营地,黑子、欧韬已经点起来一大堆篝火,见我们回来,急忙迎上来:“龙哥,怎么样?我看着那边天那么亮,好像着火了……”
“没事,烧了一座寺庙。”我说。
周武急急忙忙地说:“小飞受伤了,小韬给看看。”
“不用看了,”我掏出烟来叼在嘴上,耗子急忙过来打火给点着,我使劲吸了一口:“刚才群培多杰喇嘛虹化的时候,他的伤已经痊愈了。”
索麟飞急忙摸摸自己的伤处,又用手电照了照,也惊叫起来:“天啊,是真的,伤口没了,这是怎么回事?龙哥,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我随便搪塞了一句。
“龙哥龙哥,你别骗我,你一定知道这里面的事儿才会这么说。”
“说了我猜的。”
周武说:“龙哥,我开始觉得您老神秘了!李处说得没错儿,您真不是一般人……”
“别瞎扯!”
“龙哥,我烧好茶了,先喝口歇歇。”黑子过来打断我们。
我们围坐在火堆旁,黑子拿塑料杯子给我们每人端上一杯,我们喝着,把刚才的事儿讲了一遍,之后便相对无言。
只有欧韬拿个本子在飞速地记录什么。
我拿着脖子上的那个八角莲花的金牌看着发呆。
“龙哥,这个是佛牌吧?”大块头问。
“佛牌是泰国佛教的东西,西藏这里不兴这个吧。”
“那一定就是擦擦了,”欧韬说:“我见过我朋友从西藏带回过来那种……”
“擦擦主要是用胶泥制作,它和佛牌有点相似,都是做成佛龛状或圆形、椭圆形,没见过这种形状的,真古怪。”我摇摇头:“也许是密宗的什么信物,我想不透,它会有什么用途……”
过了一会儿,耗子问:“老大,您说的那个、那个……什么是‘虹化’?”
“‘虹化’本来是源自藏地对先王的传说,”我说:“藏地文献《西藏王统记》里记载,说天竺释迦日照族之法王阿育王后裔里有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叫嘉森,一个叫马甲巴,两个人争夺王位闹不和,后来马甲巴夺得王位,生了三个儿子,也为王位发生内讧。
“他的小儿子最具德相和智慧,不愿意参与王位争夺,在神灵的启示下,他男扮女装,逃到了藏地。他最初到达拉日若波山巅,纵目四望,见耶拉香布雪山之高峻,亚隆地土之美胜,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最后来到赞唐贡玛山的时候,被一些牧人看见了,见他气度不凡,就问他从哪里来的,他没回答,只用手指指天。
“众人就互相猜测说:‘他必定是自天谪降的神子,我们应该奉他为王。’于是就以肩为王座扛着他,把他迎回去,号称‘聂赤赞普’,聂赤赞普就是藏地最初的王,他营建了雍布朗卡王宫。
“此后,他的儿子木赤赞普、木赤之子定赤赞普、定赤之子索赤赞普、索赤之子美赤赞普、美赤之子达赤赞普、达赤之子塞赤赞普,统称为‘天赤七王’或‘七天座王’。
“传说中七王都是等儿子成长到略能乘骑时,就把王位传给儿子,他们的父亲都依次攀援天绳,逝归天界,身体象彩虹一样消散了——这大概就是关于‘虹化’最早的传说。”
“这都是神话唉,可咱们看到的却是事实。”索麟飞说。 ↑返回顶部↑
“你懂个屁!他说得不明不白,我、我怎么知道他说的是啥意思?”耗子有点沮丧。
走到寺庙门口,我对大块头摆摆手。
大块头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燃烧弹,拉开保险栓,远远地扔在老喇嘛的僧袍上,轰地一声,烈焰飞腾。
当我们走到林边的时候,回头看看,那座庙已经烧成了一片火海,熊熊的火焰窜上半空,映红了半边天。
我们循原路返回到营地,黑子、欧韬已经点起来一大堆篝火,见我们回来,急忙迎上来:“龙哥,怎么样?我看着那边天那么亮,好像着火了……”
“没事,烧了一座寺庙。”我说。
周武急急忙忙地说:“小飞受伤了,小韬给看看。”
“不用看了,”我掏出烟来叼在嘴上,耗子急忙过来打火给点着,我使劲吸了一口:“刚才群培多杰喇嘛虹化的时候,他的伤已经痊愈了。”
索麟飞急忙摸摸自己的伤处,又用手电照了照,也惊叫起来:“天啊,是真的,伤口没了,这是怎么回事?龙哥,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我随便搪塞了一句。
“龙哥龙哥,你别骗我,你一定知道这里面的事儿才会这么说。”
“说了我猜的。”
周武说:“龙哥,我开始觉得您老神秘了!李处说得没错儿,您真不是一般人……”
“别瞎扯!”
“龙哥,我烧好茶了,先喝口歇歇。”黑子过来打断我们。
我们围坐在火堆旁,黑子拿塑料杯子给我们每人端上一杯,我们喝着,把刚才的事儿讲了一遍,之后便相对无言。
只有欧韬拿个本子在飞速地记录什么。
我拿着脖子上的那个八角莲花的金牌看着发呆。
“龙哥,这个是佛牌吧?”大块头问。
“佛牌是泰国佛教的东西,西藏这里不兴这个吧。”
“那一定就是擦擦了,”欧韬说:“我见过我朋友从西藏带回过来那种……”
“擦擦主要是用胶泥制作,它和佛牌有点相似,都是做成佛龛状或圆形、椭圆形,没见过这种形状的,真古怪。”我摇摇头:“也许是密宗的什么信物,我想不透,它会有什么用途……”
过了一会儿,耗子问:“老大,您说的那个、那个……什么是‘虹化’?”
“‘虹化’本来是源自藏地对先王的传说,”我说:“藏地文献《西藏王统记》里记载,说天竺释迦日照族之法王阿育王后裔里有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叫嘉森,一个叫马甲巴,两个人争夺王位闹不和,后来马甲巴夺得王位,生了三个儿子,也为王位发生内讧。
“他的小儿子最具德相和智慧,不愿意参与王位争夺,在神灵的启示下,他男扮女装,逃到了藏地。他最初到达拉日若波山巅,纵目四望,见耶拉香布雪山之高峻,亚隆地土之美胜,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最后来到赞唐贡玛山的时候,被一些牧人看见了,见他气度不凡,就问他从哪里来的,他没回答,只用手指指天。
“众人就互相猜测说:‘他必定是自天谪降的神子,我们应该奉他为王。’于是就以肩为王座扛着他,把他迎回去,号称‘聂赤赞普’,聂赤赞普就是藏地最初的王,他营建了雍布朗卡王宫。
“此后,他的儿子木赤赞普、木赤之子定赤赞普、定赤之子索赤赞普、索赤之子美赤赞普、美赤之子达赤赞普、达赤之子塞赤赞普,统称为‘天赤七王’或‘七天座王’。
“传说中七王都是等儿子成长到略能乘骑时,就把王位传给儿子,他们的父亲都依次攀援天绳,逝归天界,身体象彩虹一样消散了——这大概就是关于‘虹化’最早的传说。”
“这都是神话唉,可咱们看到的却是事实。”索麟飞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