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香巴拉专家(二)(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水鼠年(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查抄羊八井寺的时候,这位那索赖波上师带着几名弟子和几十名供奉的藏民逃往阿里地区,也有人说他们逃去了冈底斯山。
  “据这个历谱的记载上说,他带走了好几件重要的法器和一些重要的经书,所以清政府派出人员去追缉,但没有追到。
  “很多年以后,他的一位弟子从印度回到了拉萨,告诉人们,那索赖波去了天国香巴拉,并在那里圆寂,他是从香巴拉回来的。后来,这位叫俄顿曲波的喇嘛就落脚在拉萨的扎叶巴寺,后来在那里圆寂了。”
  “他圆寂前留下什么著作没?”我急急忙忙地问。
  “这上面没说,好像没有。但是,我记得在我看过的另一本书里,说俄顿曲波曾经告诉人们:大堪布伊布吉那扎写的《南伊兰》这本经书都是真实的记载,那是通往香巴拉的真实道路,他们就是依靠那本经书去的香巴拉,然后他又按照那上面的路线回来的。”
  “《南伊兰》?那是本什么经书?”
  “《南伊兰》是藏语名字,意思是‘天之路’。那本经书,据说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位从印度来的大堪布伊布吉那扎所写。
  “传说他先到了冈底斯山北部的一座寺庙讲法,有一天突然失踪,前后四十多年,他竟然神奇地从印度回到了藏南,当时他已经快90岁了,并在托林寺继续传法,还用梵文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天堂的路程》,当然,藏文献里称为‘南伊兰’,据说就是记录他去香巴拉的经历。
  “后来,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班丹?益西?贝桑布看过这本书,他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参考其它典籍的记载、传闻和自身的领悟,进行了扩充,写成了《香巴拉指南》一书。不过,《香巴拉指南》写的路径已经非常非常复杂,和《南伊兰》的记载已经很不相同,据说这是六世班/禅为了锻炼人们的恒心和心性,也是为了保护香巴拉不被凡人所打扰,故意这么写的。
  “所以,依靠《香巴拉指南》而没有《南伊兰》的参照是找不到香巴拉的。也就是说,《南伊兰》是实录,而《香巴拉指南》则有许多虚构和臆想的成分。”
  “哦哦,这样,我明白。那么,《南伊兰》在哪里?”
  “这本书被收藏在羊八井寺,属于秘密经卷,不许人看的。在羊八井寺被查抄后,这卷经书的正本和副本均下落不明,其中一本应该是被那索赖波上师带走了,另一本则不知所踪。具体什么样子、什么内容,我也不知道。”
  “被那索赖波上师带走了一本,还有一本才对,那……啊呀老大——!”耗子惊叫起来:“我们在冰洞得到的那个……”
  “哎呀,天哪,真的是……”大块头等人也惊叫起来。
  我倒是沉住了气,摆摆手让众人住声,我先从背包里把那本《拙火定十诫》拿出来,放在边巴德吉上师面前的经案上,翻开到最后那一段:“这个,是我们在一个冰雪掩埋了的寺庙里面找到的,烦劳上师给我们讲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