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因为植被贫瘠,每到夏季暴雨的时候,当地就极容易发生滑坡和山体坍塌。
  那里的人们不能耕种,更不能发展旅游业,因为没通电。
  他们只能选择放牧,男人们常年游荡在外,赶着牲畜追逐远方同样少得可怜的水草……
  然而即便是如此努力,如此辛劳,他们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苦。
  因为地形复杂、位置偏远,他们的畜产品根本运不出去,只能自己消耗。
  年轻人们迫于生活压力,基本上都选择了出去打工,然而被剩下的老弱病残,生活越加的艰辛。
  因为穷,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
  因为得不到好的教育,即便是去繁华的都市打工,他们也得不到好的工作;
  因为得不到好的工作,他们自然赚不到多少钱;
  而因为赚不到钱,他们又无法让后代过上好的生活,接受好的教育……
  看完之后,司远抬起食指敲敲桌面,“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只是支教的话,治标不治本。”
  路寰叹了口气,扫了满是荒芜的照片,“要致富,先修路啊。”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授之以渔,让当地人们找到可以致富的道路,让那里不再满是死气,然后才会有可能一步步解决其他的问题。
  据老狼所说,当地居民所制的风味腌肉味道非常独特,吃过的人无不称赞。
  要是修好了路,他们完全可以将腌肉作为产品出售,贩卖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司远摇摇头,“修路,谈何容易。”
  如果只是捐款捐物还好,可一旦涉及到工程建设,就不仅仅是公益性质的了。
  你得联系当地政/府,甚至要上报到县市省,然后节节审批。
  审批通不通过暂且不说,那里这么多年都无法改变现状,上面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如此,原因只剩下几个:
  一是缺钱,可国/家都能有钱援助别的地方,自然也不可能多年来都对那里不闻不问;
  二是工程难度太大,但雪山上都能架设高压线了,只是修个路而已,应该不至于变成数十年无法攻克的难题吧;
  三么,就只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了,比如说,政治上的。
  路寰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想了下就觉得困难重重如山倒,“难道真就只能这么下去?”
  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还要装作不知道,就太不容易了。
  司远也皱起了眉头,“我们不能贸然插手,水太深。”
  比起修路,估计直接把当地所有居民全部搬迁出来更容易些。
  司远捏捏她的手,软言安慰道,“别想太多,人力有尽时,世上总是有那么些事情不如人意的。”
  路寰摇摇头,“先别急,你让我再想想。”
  她不是圣母,只是一来已经跟老狼开了口,二来么,她的生活完美幸福,再有能力的前提下,她还是想尽可能的帮助下别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