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电脑中,黑屏过后,薄雾冥冥的山顶之上,朝阳的金晖洒落人间,白发老人静坐抚琴,镜头也自下而上,突出了那傲然风骨。
  她们出门时,没有带摇臂,由于这一幕是临时增加的镜头,为了能拍出摇臂的美感,许盈沫想了个办法,拿着木棍绑住摄像机,做成手动摇臂。
  赵婷对她的创新叹为观止,并表示绝不参与。
  于是许盈沫坐在水兵身上,拍出了这自上而下的运动镜头。
  ……这么山寨的拍摄方式,才不会说出去呢_(:3ゝ∠)_
  .
  宋琢言本来是倚在靠背上,端着咖啡,当看到这一幕时,身子略前倾。
  “这是你们的……纪录片?”声音虽然无异样,却透出了一点惊奇……因为这是一句废话。
  “没错,这也是我来找您的目的。山顶弹的那段琴,不能用同期声,杂音太大,还要专门找录音棚给他录音。您上次说,有事可以来找您帮忙。”
  还真是不客气呀。
  宋琢言微笑了起来,若不是看在这个片子上,他可能不会太有兴趣尽力。看着她小心翼翼求帮忙的模样,他点头:“录音棚的话,没有问题。我会帮你们联系。”
  这个女孩儿,当初她说要做纪录片时,他并不太好奇——见过太多眼高手低的人,所以连问的兴趣都没有。
  结果,她就带了一个这样的惊喜给他。
  晚上回家后,他又忍不住翻出来,用电视来看,才能感受得到日出东方时,那种迎风抚琴震人心魄的美。
  “琢言,这是……你们学校拍的吗?”
  宋琢言的爷爷走进客厅,手里端着杯茶,看到屏幕上播放的画面,不由被吸引住了,站定了仔细看。
  宋老爷子,是中央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亦是音乐考古学领域的权威泰斗,难免要感兴趣。
  宋琢言见他有兴趣,心情愉悦道:“是一群学生,很有趣吧?”
  宋老爷子见他笑得开心,哼了一声:“什么一群学生,说的老气横秋的,好像你多大似的。你不过就是比她们上学早。”
  然后他又继续看了一会儿,忽然说道:“阿言,有空,我想见见这个作者。”
  第44章
  宋老爷子突然提的要求,有些出乎了宋琢言的意料。但随即,也就明白了爷爷的用心。
  作为国内音乐考古界的泰斗权威,宋老爷子时常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打交道,这部反应民间老艺人渴望技艺传承的纪录片,站在他们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保护中心和研究院,都喜欢这样立意的作品,因此,许盈沫她们歪打正着地讨了巧,若是影片的质量过关,极有可能得到研究院的宣传推广。
  而研究院是国家的官方学术机构,直属□□管辖,在c国,不管你干哪行哪业,走官方的道路永远不会出错,也是最容易短期内获得大量聚焦的成名途径——这是一条人人想走,却未必走得了的捷径。
  简直是天赐良机。
  而宋老爷子下一句话,又刷新了宋琢言的新认知。
  “今年的全国纪录片大赛,你去查一下,什么时候初选报名,研究院这里有保荐名额。”
  “您想推荐它?”宋琢言更诧异了。
  由央视和一局两部联合主办的纪录片大奖赛,是国内目前含金量最高的纪录片奖,相应的,它的初选就很残酷。绝大多数参赛纪录片,都是拿着国家经费补贴来拍的,有钱的片子,和没钱的片子,这就是好莱坞和五毛钱特效的区别——许盈沫她们那个一看就明显山寨了摇臂的五毛钱纪录片,精致程度上怎么比?
  “怎么,你觉得她们不行?”宋老爷子挑眉,兴味盎然的目光又落在了屏幕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