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家说定,于是择吉日摆酒唱戏。
  卫若兰失笑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道薛家当真应了这门亲事,竟是纳妾。不过,薛家早非士族,哪里来的身份纳妾?一个不够,还有第二个。”
  疾风道:“大爷理他们做什么?说是纳妾,也只是摆酒唱戏、一乘小轿抬进门罢了,那个香菱是买来的丫头。如今说是纳尤二姐做妾,有没有纳妾文书还是两说呢。倒是宁国府动作快,已经悄悄地强逼着尤二姐原先的未婚夫张华写了退婚书,父子两个得了二十两银子。”
  卫若兰微微点头,忽然又问道:“尤家还有什么动静?”
  疾风说没有,卫若兰不语。
  只要不牵扯到柳湘莲和自己,对于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所作所为,卫若兰并不放在心上,然而此时尤二姐已决定嫁作薛蟠之妾,三天后进门,自以为有了终身之靠,很可能就会想办法给尤三姐找人家,不知尤三姐是否提起柳湘莲?
  卫若兰默默想了片刻,觉得依照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性子,倒是很有可能。
  尤三姐惦记柳湘莲至今六年了,岂会因尤二姐嫁的人从贾琏变成薛蟠,她就改了自己的心意?可不能叫她坏了柳湘莲的婚事。
  想罢,卫若兰吩咐疾风着人继续留意尤家的动向。
  疾风答应下来,疑惑道:“大爷怎么就叫人留意他们家呢?他们能做出什么事?就是已经做出来的事情,我想来想去都觉得和咱们家不相干。”
  卫若兰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我叫你打听尤家从前的事情你没有去打听?你若是打听到了就知道我为何叫你留意了。不过,自始至终他们家都和咱们家无关,我是替自己的兄弟留心,免得将来出了事后悔莫及。”
  疾风寻思半晌不得要领,摇摇头出门吩咐人办事去了,顺便打听从前的事情。
  卫若兰亦出了书房,去料理自己跟前的事情,亲自打点聘礼等物,他想黛玉不肯让自己把银子送到她手里,无非是因为那么大一笔银子运过去,荣国府脸面上不好看,世人也会提及林如海,倒不如改换成别法交给黛玉。
  卫若兰认为,唯有嫁妆才是女子不容外人觊觎的财物,这笔银子过了明路对黛玉更好。
  没两日,他就想到了一个极妥当的法子,用这十几万两银子买上几处庄田和铺子房舍放在黛玉名下,然后将地契房契交给黛玉即可,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日后这些庄田商铺房舍都有进项,皆为黛玉的梯己。
  卫若兰请来林涛跟他说明,林涛十分赞同,回家就叫妻子转告黛玉,问她愿意不愿意。
  黛玉听林涛家的说完,觉得比送银子过来强得多,也不容易引人注目,侧头想了想,莞尔道:“何苦这么忙忙碌碌的?我原说嫁妆已极丰厚,很不必再多这些。既然他执意如此,那便如此做罢。林叔和妈妈手里的那些银子也不必送来,瞧着置办些赚钱的营生。”
  林涛家的笑应道:“等我回去就跟林涛说一声,姑娘不缺庄田,倒不如置买几个铺面,或是赁出去,或是自己请人做生意,年年都有进项。”
  黛玉沉吟片刻,道:“不必弄别的,买了铺子就开书肆,专卖笔墨纸砚书籍等物。”
  林涛家的闻言一怔,随即颔首道:“姑娘说的是,开书肆倒比做别的清雅些。姑娘爱看书,又爱写字,自己家有了书肆,就单拣上好的用,不必往别处买来。”
  黛玉一笑,道:“等书肆开了,就将咱们家收藏着的那些书籍抄录一份放在铺子里,或是请人抄录来卖,或是赁出去供人传抄,都是风雅之事。咱们家有许多书外面都没有,传到如今,敝帚自珍终究没有什么意思,倒不如造福于人,不致失了传承。”
  每每想到书稿中林家风流云散,自己泪尽夭亡,祖上五代历年累积的许多书籍字画都不知是何下落,黛玉顿觉心痛不已。
  林涛家的不知黛玉心中所想,赞道:“姑娘大方,回去我就叫林涛去办。”
  说着,又将林家族中各人添妆之物奉上,附以清单。
  黛玉亲看了一回,以示重视,然后方命雪雁收了,也将这两日从自己房中收拾出来的东西叫林涛家的带回去,有各色绫罗绸缎、有各色玩器、也有各色宫花等等,皆是宫中之物,但送到林家堂族各人手里又不会惹出烦恼。
  林涛家的笑道:“姑娘料理事务越发精细了,这些给他们都是顶顶体面的东西,必然十分欢喜,寻常人家哪里摸得着宫里的东西?”
  黛玉道:“本该如此,况我一人用不了许多,年年都送人不少。”
  林涛家的想起丈夫所言,道:“姑娘装书的箱子可好使?等姑娘出阁都该换新箱子才是,总不能用旧书箱。姑爷不知从哪里得了一株极长极粗极大极沉的乌木截作两三段,不知道怎么运回了京城,用来做书箱极好,姑爷叫我们问姑娘一声,明儿打了箱子叫我们送过来。”
  黛玉摇头道:“不必作践人力物力了,咱家用来装书的箱子都是上等的千年香樟木,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百年来箱子和书连虫蛀都没有,也算得上是古董了,略收拾一番就很过得去,用不着乌木做新箱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