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挖呀挖呀挖(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55章 挖呀挖呀挖~
  埃德加·科德和ibm的矛盾其实已经存在了快十年了。
  五十年代末,奥本海默事件的结束让埃德加·科德重新回到阿美利加,继续为ibm工作,在此过程中他觉得自己的学识还有些不够,于是便在六十年代初前往了密歇根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并在约翰·霍兰德的指导下对自动机理论中的离散计算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一方向让他在重回ibm时提出了数据排列理论,并发表了《大型共享数据库的数据关系模型》这一论文,同时希望ibm能够投资他的模型。
  但可惜,ibm拒绝了。
  理由则是因为数据库产品对于ibm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阿美利加航天局表示,阿波罗计划里的资料太多,需要一个数据库储存时,ibm便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名叫ims的数据库系统,而那个系统采用的则是分层模型,和埃德加·科德提出的关系模型有着巨大的差别。
  当ims这个产品能够为ibm带来巨大的现金流时,只要是一个成熟的企业那都知道该怎么选择,毕竟资本都是逐利的。
  所以ibm拒绝革新。
  于是乎,得不到ibm帮助但又觉得产品优秀的埃德加·科德便自己找起了客户,当其他公司发现关系模型更加适合企业管理后,他们便开始向ibm施压,表示自己想要这一产品,要求ibm投资研发。
  然后——
  ibm答应了。
  为了满足客户,他们不得不对埃德加·科德的关系模型进行立项,但同时他们也不满埃德加·科德那擅自售卖的行为,所以在立项的同时,他们也把埃德加·科德这一关系模型的发明人摒弃在项目之外。
  不让他参与研究。
  如此一来,奇葩的事情便出现了,虽然埃德加·科德是关系模型之父,但在七六年ibm公开的项目论文里,根本就没有他的名字。
  这一行为让埃德加·科德愤怒无比,他找ibm理论,但ibm不理。
  按照事情的正常发展,那么接下来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ibm为了维护已有的分层模型,强行把关系模型的项目做死;
  一种是ibm认真做关系模型,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是前者,埃德加·科德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关系模型那就是未来企业的选择之路,如果是后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他肯定会和ibm闹翻。
  但可惜,第三种情况出现了。
  拉里·埃里森抢在ibm之前将关系模型商业化然后递交给了cia。
  接着……
  “弗雷德,你一定要帮帮我1
  “我已经无法忍受ibm了1
  “作为关系模型的提出人!我!无法进行关系模型的研究1
  “这让我非常的痛苦1
  “而最让我难受的是,已经有人基于我的论文做出数据库了1
  “那本来是我的东西!我的研究!现在全都成了别人的啦1
  埃德加·科德聪明绝顶,额头上的头发全都掉光了,嘴上留着一撮小胡子,哭喊时一翘一翘。当头秃和胡子碰撞一起后,整个人就显得无比喜感。
  不过,此时此刻无人发笑,全都被他那声泪俱下的讲述弄的悲伤不已。在听完他的故事后,坐在沙发上的弗雷德·特曼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