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章 李象与李厥(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怕是多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过来运输东西,也是还有很高的利润的。
  只有让商人尝试到了足够的利润,他们才愿意过来。”
  虽然李象的商业头脑比不上李厥,但是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有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子港能有今日的繁华景象,李象也是功不可没的。
  毕竟李厥刚刚来到太子港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屁孩,不说他懂什么,哪怕是他真的懂,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
  也就是这两年他的年纪稍微大了一些,大家才稍微正视了一下他的存在。
  “这个我在《大唐日报》上面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但是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的靠谱啊。
  哪怕是这样的船只造出来了,价格肯定也是比较贵的。
  那些商人最是精于算计,可不会选择让自己更花钱的方式的。”
  论起对商人的理解,小小年纪的李厥倒是观点独树一帜。
  如果李宽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忍不住给他点个赞。
  “不管靠谱不靠谱,我觉得都是值得期待的。那个蒸汽机,听说在长安城的很多作坊都已经开始使用了,特别是棉布纺织作坊里头,使用了蒸汽机之后,生产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这纺织棉布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基本上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下降。
  本来我们太子港附近出产的羊毛,生产成本肯定还是低于大唐的,但是纺织成羊毛线之后,成本就变高了。
  估计以后我们要么就直接售卖脱脂干净的羊毛给到商家,要么就要考虑从长安城引进蒸汽机纺织设备了。”
  不得不说,李承乾自己虽然不是很出彩。
  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倒是聪明的紧。
  “按照我长安城那边的局势的了解,蒸汽机设备这样的东西,短时间内是不会允许出口海外的。
  别说是我们澳洲这里,哪怕是蒲罗中那边,估计都不见得会让使用。
  再说了,哪怕是我们可以买到,到时候也会有一堆的麻烦事。
  只要是机器,就一定有损坏的时候。
  万一到时候蒸汽机设备坏掉了,我们还得请人过来修理。
  这相隔万里的,等到修理设备的人请回来之后,设备都已经生锈了。”
  李厥这话一出口,李象立马就无话可说了。
  因为这个场景,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但是这又是大家绝对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
  “现在我们太子港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人了,但是整个太子港附近,还是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利用起来。
  特别是大麦的种植,其实我觉得是很有前途的。不需要怎么照看,就能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虽然挣钱的速度不可能跟金矿银矿那么的快,但是胜在稳定。
  最关键是仓库有粮,心中不慌。我们这里可千万不能出现粮食问题,否者就是大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