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9)(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涣:
  我练还不成吗?!
  #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吧嗒一直在他家给他当了好几年的先生诶!
  不过现在林涣已经八岁啦!他再也不会把伯达喊成吧嗒了,不过一直喊字好像怪怪的,所以林涣在很久之前就跟着直播间一块儿叫他倦哥了。
  倦哥,不想练字。
  倦哥,蹲马步好累。
  倦哥
  然而他倦哥一直不为所动,对他任何读书、习武相关的事儿都是铁石心肠毫不动摇。
  林涣每天早起练功读书,这五年里几乎看见沈倦就跑不跑就等着手酸脚软吧qaq。
  而林爹这五年间已从正七品的知县升职啦!
  林涣曾经听到他和秦婉的对话,意思是现在这样从知县往上走速度实在很慢,地方上的知县虽然能在各地当个地头蛇了,放在那些权贵眼里根本不当回事。
  他左思右想,给自己的座师写了一封信。
  本来想的是慢慢地调回京里,谁知道皇帝因为他先前那封折子记住了他,官员换任的时候还特意问起过他,吏部就琢磨了一下,按理说,江南一带有洪涝,这也算在考核里头的,不该升职,但是若是从地方上的知县平调成了京县知县,那就是明面上没升,但是实则升了,正符合林风起的情况。
  加上座师活动,林风起就这么被升成了京县的知县,还是头一批被任职的,叫人侧目。
  姑苏知县正七品,京县知县虽然名字一样,却是实打实的正六品,且是京城的知县,这说明皇帝放心地把家门口的地方给你管,算得上大升职了。
  这些是直播间告诉林涣的。
  知道林爹升官了以后他就仔细问了这官职的具体事情。
  【心上人:知县是清朝那会儿的说法吧我记着,真的,地方上的知县和京城的知县完全不一样。】
  【古文学研究:不过京官没点背景也不好当哇,明清时候有句官话,大致是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京城走两步就能碰见高官和自己上司,而且京县知县好像是和顺天府尹之类的在一块儿地方办公。】
  林涣警觉:和顺天府尹一块儿办公 ?
  【古文学研究:是啊,放在地方上,顺天府尹就相当于知府,但是知府是正四品,顺天府尹和他同级,却因为是京官,是正三品,还能直接金殿面君的那种官职。】
  林涣懂了。
  他爹升的是宛平县的知县,直属京都,同样的还有大兴县的知县,这两个官上头还有什么顺天府丞之类的官,都被顺天府尹管着的。
  虽然头顶上还有很多上司,但是他爹还是升官了呀!值得开心!
  他根本不知道他爹正在发愁。
  一愁的是还没走马上任就得罪了上司虽然他并不后悔,顺天府尹受贾家贿赂包庇冷子兴,加上丁恒所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这事儿确实和冷子兴相关,他从做了周瑞家的女婿以后就借势把自己过去的经历一一抹平了,户籍上写的也是京城人士,与丁恒提供的证据对不上,这案子就这么搁置下来了,一直到了现在。
  二愁的是林如海。
  这几年他与林如海来往也颇为密切,本来以为这回官员升调皇帝会给林如海挪挪位置的,谁知道根本没动他。
  林如海就成了唯一一个连任两届巡盐御史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