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宛平的枪声(2)(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维护国家主权,寸土不能让,可采取武力自卫……第29军副军长,冯治安。”
  吉星文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回电,我219团但有一人一息尚存,绝不退后半步。另,请求军部给以我部主动出击之权限,对日军予以相应还击,以保证宛平之战役顺利进行。”
  “可以开战了,终于可以开战了!”
  当传令兵离开之后,吉星文在屋中兴奋的走来走去,“老子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吉祥也分外激动,隐隐感觉到,他将会亲眼见证一段历史。
  是否会有造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红尘中的一份子。成佛也好,成明王也罢,若是不在红尘中走上一遭,那才是白白活了一场。
  七月七日,日军进军京南,袭击宛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之为七七事变。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华夏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七月八日,日军在遭到抵抗之后,悍然发动炮击,宛平桥头堡失守。
  当晚,国民革命军第29军110旅219团团长吉星文亲率敢死队从日军手中夺回了卢沟桥。同日,最高领袖在庐山发表了全面抗日的宣言。
  “日军炮击宛平,国军予以坚决抵抗,击退日军进攻……号外,号外!”
  北平的大街小巷充斥着报童的号外声。
  从北平车站里走出四人,两女两男。男的都是洋人,其中一个西装革履的洋人,蓝眼睛,鹰钩鼻,不过头发倒是黑色的,脸庞外形看上去很像是亚洲人。而另一个则穿着传教士的衣服,胸前挂着一个十字架。
  身边的二女,一个是金发碧眼的洋人,一个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夏人。
  亚洲女人,显然是他们的翻译。在报童从他们身边过去的时候,女翻译买了一张报纸。
  “于连,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最高领袖全面宣战了!”
  “这就是迎春他们说的大乱吗……梅隆先生,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传教士摇摇头,略带忧虑的说:“西门先生,我对中国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估计中国军队即便是取得暂时的胜利,但从长远来看,注定还是要吃亏的。要知道,他们的领袖并不坚决。”
  “你是说……”
  “宛平很难守住,一旦宛平失守,那么北平的南大门就彻底被打开。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件事,但这是事实。即便是有英美的协调,起最终结果,西门先生,这最终的结果,并不容我们乐观。我想,我们最好还是尽快离开北平……我打算去香港,然后由香港转乘轮渡回国。”
  “梅隆先生,情况真的会像您说的那么糟糕吗?”
  “西门先生,请相信我的眼光。我在1910年就来到了中国,到现在已经二十七年的时间了。我很了解他们的状况,同时也清楚中国的复杂关系。如果是孙先生在,我毫不犹豫的会相信,中国能取得胜利,但现在的那位领袖……听我的劝告,您最好还是尽快离开,回法国吧。”
  两个人都是用法语进行交谈,那亚洲女孩儿脸上的笑容,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却变成了担忧。
  “明义士先生,你是说,中国会战败吗?”
  “不,不,不!”传教士笑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太大了,日本太小了。他们想要打败中国,根本不可能。但在战争开始阶段,我认为中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会取得胜利,就好像正义一定战胜邪恶。可是在胜利之前,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我不知道,那需要多久。”
  传教士说到这里,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
  “西门先生,您在路上说,你要去上海,您对上海熟悉吗?”
  外国女人笑了笑,“还算熟悉吧。我们在上海有一些朋友,有什么事?”
  “是这样!”
  传教士说:“我在路上和您说过,我深爱中国文化,并为此而付出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我大都是在河南地区传教。您知道,那里曾经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而且曾经有一个强盛的帝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