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笑 第17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整副绢纸垂挂着,依旧是银筝的簪花小楷,上头娟娟秀秀写着: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陆曈认真盯着那句诗,听见走在前面的苗良方笑道:“陆大夫,你留的那几幅方子,我照着先做了一方,虽然今年不能再卖‘春水生’,医馆铺子各进项也不错。”
  “隔壁杏林堂没了,西街街邻都在咱们医馆瞧病,有时候老夫一人还忙不过来,好在阿城和银筝姑娘也能帮得上忙。”
  杜长卿不乐意了:“这话说的,难道东家没有帮忙吗?别忘了谁给你们发的月给!”
  他这话便被众人默契地忽略掉了。
  阿城挑起毡帘:“陆大夫快进来!”
  陆曈便跟了进去。
  小院似乎还是从前的模样,青石板被水泼洗得干干净净,泛着层苍绿,窗前梅树上挂着只红纱提灯。许是春日,银筝在窗下种的映山红全开了,艳艳缀在芭蕉叶下,一片烂漫红云。
  银筝拉着陆曈进里屋看,笑道:“知道姑娘要回来,前几日我就把这屋里被褥洗了晒干重新换上,还去官巷花市买了两只山茶——”
  陆曈随着她手指方向看去,窗前桌上白瓷花瓶里,插着两只新鲜山茶,一边的草编碟子装满了黑枣、煮栗子和橘饼,还有一把不知是谁放的豆糖。
  见陆曈看过去,银筝便悄声道:“……是阿城买的,说姑娘爱吃甜,特意去果子铺称了二两。”说着,就递给陆曈一块:“姑娘尝尝?”
  那只简单得甚至有些粗糙的豆糖就躺在掌心,陆曈低下头,慢慢剥开糖纸放进嘴里。
  朴实的甜意从舌尖化开。
  陆曈有些恍惚。
  幼时还在常武县时,陆谦每半月从书院下学归家,家中也是这般。
  爹娘早早准备陆谦爱吃的饭菜,陆柔把小院的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她倒没什么可做的,晌午用完饭后就坐在门槛上托着腮等,她知道晚霞占满整个山头,门前长街都被昏黄染透前,陆谦就会出现。
  他总是会在黄昏前归家。
  而陆曈总是会蹦跳着冲上前,绕着他的书箱打转,等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把豆糖——他会给她带书院门口杂货铺里卖的最好的黄豆糖。
  “……姑娘?”
  耳边传来银筝的声音。
  陆曈回过神,忽而觉出几分窘迫,迟疑地道:“我没有……给你们带东西。”
  银筝愣了一下,正往外走的杜长卿闻言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没摔一跤,回头惊道:“陆大夫,你在医官院上差脑子上出毛病了?说得什么胡话?”
  苗良方推着杜长卿往前走:“少说两句吧,锅里鸡还炖着,都过晌午了还没吃饭,快快摆饭。别把小陆饿着了。”
  阿城便雀跃地应了一声,去厨房端饭菜了。
  银筝拉着陆曈去小院石桌前坐了下来。
  说来奇怪,从前陆曈与银筝只有两人住在此地时,时常觉得冷清。如今人一多,竟还觉出几分狭窄。
  杜长卿和阿城端出饭菜来,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都是些什么“酒蒸羊”“红熬鸡”“蜜炙斑子”“鸡元鱼”之类的肉菜,一瞧就知是杜长卿从食店里买的现成的,唯有最中间那碗炖得稀烂的棒骨汤像是出自他手。
  银筝夹了一个大青团子放到陆曈碗里,笑眯眯道:“前几日清明做青团,本想说做几个送到医官院去让姑娘也尝尝,苗叔说医官院的厨房都有,就没去,还好姑娘回来了。”她道:“今年青团是大伙一起做的,孙寡妇送来的新鲜艾叶,姑娘快趁热尝尝!”
  青团碧清油绿,像只青涩果子,陆曈低头咬了一口。许是为了照顾她的口味,团子做得又糯又甜,一口咬下去,满口清香。
  顿了顿,她道:“很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