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9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赞美他,崇拜他,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是宋修竹,仅此而已。
  但现在,他找到了另一种竞争感。
  原来他并不是站在最高峰上,有人已经比他走的更远。
  他要追赶她,和她一起并肩走在这条路上。
  很快,检验两人学习成果的第一个战场就来了。
  同舟大学将举办设计大赛,以跨江交通为主题,这一次的比赛,不限年级和学院,每个组三到四个人,提交申请通过就可以参加。
  谢雁和宋修竹的年纪都很小,和同学之间有代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而这个代沟,不是他们两无法理解比他们大三四岁的同学,而是同学无法跟上他们的思维。
  以他们的速度,掌握一门课程太快了,导致老师不得不为了他们专门提前结业小考,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速度。
  每结束一门课程,就意味着他们要和经常上课的同学说再见,这样的情况,让他们很难找到组员。
  张学书分别安排了两个大三的同学加入他们的小组,而且,为了考验他们两的能力,特意点明要谢雁和宋修竹做组长。
  谢雁分到的组员是两个大三的学长,苏擎和方斯闻。
  能进入同舟大学的都不是庸才,他们两个在大三的时候,就参加了浦江首座跨江大桥的科研组,谢雁的名字,他们也早就听说过。
  “不可否认,以你的年纪在这里,算得上天才。”
  苏擎双手撑桌,找到教室里自习的谢雁,“但是,和你比起来,我们的经验更多,而且,理论和实际是有区别的。”
  他看起来又高又白,眼瞳很深,鼻梁高挺,是一张自信而骄傲脸,一身的少年气。
  实际上,他也有资格骄傲。
  每学期的专业第一,参与过包括沪江跨江大桥在内三座桥梁的设计工作。
  虽然没上少年班,但也有跳级的经历,十六考上同舟大学,现在正是十八岁。
  他和方斯闻,是张学书手里的两张王牌。
  谢雁抬起还算稚嫩的脸,仰着头坐在座位上问他,“所以?”
  “所以,”
  周擎一笑,靠近她,“组长给我当,行不行?”
  “行啊。”
  谢雁直接道。
  对她来说,谁当组长都一样,最后还是要用实力说话。
  没有任何疑问和犹豫,直接就把组长让给他了,这反而让苏擎疑惑起来,“小孩,你不会是有什么陷阱吧?”
  “怕了?”
  他嗤笑,“谁怕谁是狗。”
  苏擎翻身坐在桌上,回头看方斯闻,“听见没,一会去张老师那儿给我作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