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9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是一道微微的弧线,和眼前这座一样,从江的这边,连接到江的另一边。
  那座桥的桥塔像是一把合拢的剑,无数条钢索从上面延伸下来,拉住整座大桥。
  他睁开眼睛,用手里的相机,一点点拍下了面前这座大桥的画面,“这些照片,老林去和那群外国专家开会的时候,就能用的上了。”
  谢雁点头,“这是华国的桥梁,也是华国的骄傲。”
  “可惜了,”
  常奉献摇头,“我是看不见第三座,第四座跨江大桥,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江面上,全都是桥呢?”
  谢郁站在他身后,沉默着。
  虽然常奉献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从常奉献身上,感受到了和外婆一样的感情。
  他爽朗地笑了几声,“小雁,小郁,以后这里的桥,就要你们替外公看了。”
  谢雁说,“您还没看见我主持设计的桥。”
  “是啊,”
  常奉献看着她,露出了慈祥的笑,“这一天什么时候会来呢?你可要多努力努力,争取早点当成总设计师!”
  他握紧了两个孩子的手,看向广阔的江面,绵长的桥身。
  “未来,在你们的手里啊。”
  谢雁把常奉献拍的照片给林铸江送了过去。
  在世界桥梁会议上,林铸江向全世界介绍华国的桥梁技术和成就时,这些用心拍摄的桥梁照片,成为了最好的证明。
  林铸江回国之前,常奉献就去世了。
  下葬的时候,在常奉献的墓碑面前,谢雁放下了一颗糖。
  那是红色铁盒里放着糖。
  她留下了一张常奉献的照片,和他们的全家福一起,放在了铁盒里。
  铁盒里,有穿着白裙子,笑起来很年轻的母亲。
  有抱着孩子,脸上都是幸福的外婆。
  还有站在施工的大桥前面,带着安全帽,穿着一件白衬衣,流着汗,却笑的开朗的老人。
  第61章 此去通途27
  学业提前完成,大桥的设计工作也告一段落,谢雁开始专心研究拱桥和苏擎所谓的彩虹方案。
  经过几个月的测算和设计,三个人终于重新聚在一起,开始最后一次讨论方案。
  这次讨论之后,就要形成初步的方案。
  谢雁负责桥体和工艺,保证解决基本的稳定性问题,方斯闻则按照她给出的要求以及数据,进行计算。
  苏擎的部分,则是抗震和照明相关。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江面上做出完美的弧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