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9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学书说,“你们要去的,是穷山恶水,是荒漠深山,是汹涌江海。”
  他盯着三个人,“去了那里,就不是坐在教室里画设计图,而是实打实的风里来雨里去,烈日下坚持工作。”
  “我们学院下学期,有几个出国学习的名额。”
  张学书说,“你们也可以选择先去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攻读更高的学位,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不会替你们做决定,”
  他说,“你们要自己做决定。”
  公规院来借人,张学书自然先问的是他最看好的三个学生。
  谢雁是第一个回答的。
  “茅以升曾经说过: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
  她一笑,和另外两人对视一眼。
  三人一同回答,“曰,奋斗。”
  这句名言,就贴在桥梁工程系的办公室外面走廊上。
  “您说的对,我从决定学桥梁工程专业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深谷、断崖、江海——必然是崎岖多于平坦的。”
  “平坦舒适的地方,不需要我们。”谢雁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需要我们去修桥的地方,必然崎岖难行。”
  她说,“我愿意去。”
  苏擎笑,“小孩都敢去,我还能怕环境不好?”
  方斯闻扶了扶眼镜框,“我不跟着去,没人给他们做饭。”
  张学书其实问之前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但能听见这段话,依然激动的盈了泪光。
  他是故意拿出国的名额来激他们,然而他们的选择,没有一点犹豫。
  “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桥梁技术,在大学的这几年,我们接触了太多的理论和论文资料。”
  谢雁说,“但最好的桥梁老师,还是在工程队!”
  张学书点头,笑道,“好,你们可要早点完成任务回来,我还等着你们的彩虹桥方案出现在浦江上!到时候,彩虹桥的设计队里要没有你们,那可就是你们的遗憾了!”
  苏擎站定,“保证顺利回来,”
  他回头看了眼身侧同样年轻的两张脸庞,“带着我的两个组员,全整地回来!”
  少年班破格收入同舟大学的三个小孩,都不负众望,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本科学业,参与多个项目和实验,并且在国际上发表了数篇论文,尤其是谢郁,在力学专业简直一枝独秀。
  因为太强了,导致第二名都黯然失色。
  宋修竹特意找了谢雁,问她毕业后的打算,得知她要跟着工程队走,并不打算换别的学校或者出国读研,且短期内不会回到沪城。
  他沉默了许久,在谢雁走之前,还是拉住她,“我回国后会来找你。”
  宋修竹要出国,去国外最好的建筑学院,继续读研读博。
  她笑,问他,“找我做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