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0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鉴于他在航空上的特殊天赋,优秀的身体素质,以及优异的成绩——最终,谢郁通过了初选、复选和定选,以特殊录取的方式进入空军航空大学进行培养,拥有“双学籍”。
  在十几年后,地方高校和空军航空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学籍”方法,成了空军招飞的培养模式之一。
  谢郁的入选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将会消失在亲人和朋友的生活里。
  但对他来说,一段新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此刻的谢雁,也和前往祖国各地的工程队一起上路了。
  从参与设计,到负责小型桥梁的设计,三人组走遍了华国的大江南北。握着笔的手,生出了茧,鞋子常常要更换,摔了,受伤,更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住在山里搭帐篷,有时候过江做测量,顶着江面的风,他们晒过骄阳,穿过大雨,听过寒风的呼啸。
  也见过无数各异的风景。
  有一次,方斯闻做测绘时掉进了河里,没等岸边的人反应过来,谢雁和苏擎就同时跳下去,把人给捞了起来。
  方斯闻:“……”
  他看这浑身湿透的两个同伴。
  为什么三个人里好像就他体力和生存能力最弱?
  难道是自己把他们两喂的太好了?
  一座座公路桥,行人桥,经过他们的双手,出现在华国的各个角落。
  这些桥梁,联通南北东西,打开交流沟通,将发展的种子洒向每个角落。
  修桥的时候,还曾遇到过送货的赵图强,大黑熊依然喜欢深色的大厚外套,压着方向盘,和排队等通行的旁边的司机得意地炫耀,“厉害吧!这桥要是修好了,我们到下个县城,能缩短一半的时间。”
  “你闺女?”
  “差不多!”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闺女还能有差不多的?”
  “我见过这个工程队,去年隔壁县的四座桥,都是他们修的,现在那地方都有货运中心了,以前就是个堆沙场!”
  “你闺女真厉害!”
  谢雁给他送吃的,“尝尝,我同事用这里的特产做的红薯干。”
  “味道不错,一会给我后面几个司机兄弟也尝尝。”
  赵图强揣进兜里,“喂,什么时候回去?”
  “再有一个月,这座桥就可以竣工验收了,”
  谢雁看了眼远处朝着自己大幅挥手的苏擎,他带着工程帽,晒得比以前黑多了,眼睛却一样的明亮。
  她也朝他挥挥手。
  “这条路还要往南边修,就是竣工了,也回不去啊。”
  谢雁回头应答,给赵图强送完东西,往后让开路。
  同行的司机,也忍不住朝着这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女孩投去了敬佩的眼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