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3 / 4)
现在五姑娘明显已经怀疑上她们二人了,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这阵子也不会多问,但时常会暗中观察她二人。
以至于春竹和夏雪很多时候都不敢动作,到了夜里才敢偷偷摸摸的出来一趟。
“东湖……说,说清楚!”赵宁拉着这一张小脸,但脸上的红晕依旧没有褪去,映得人若娇花格外艳。
就连春竹和夏雪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她二人也明白赵宁的意思。
春竹道:“姑娘,幸好您今日不在东湖上,温家小姐的舟翻了,是三皇子及时凫水过去将人救了上来,温姑娘还呛了好几口水呢。”
看来真的是这样。
赵宁不在他言,一路去了梅园,她得先临摹一下四哥的字画,不然到时候没法交差了。
*
赵贵妃虽归省,但也不便留夜,加之又发生了温玉落水一事,未至黄昏时,贵妃的凤撵便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侯府。
葵阁的下人都被挥退了下去,此时还未来得及掌灯,厅堂内映着晚霞的余辉,显得孤漠又冷清。
赵老太君已经太久没有单独见赵凌了。
上一次还是老侯爷与三位公子战死那年,老太君当时身子骨还硬朗,她一身白衣,墨发横批,那样的打击也没有击垮她。
骄傲的妇人手中持着赵家的祖传宝剑,让赵凌跪下,将兵符与宝剑交给了他,还说:“子恒!你这肩上不仅仅担负着你父兄的血仇,还有二十大军,你从今日起便是他们的将军,是我定北侯府的侯爷,从今往后,你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时刻记起你的职责!”
事实证明,赵凌这些年一直不曾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
赵老太君并非不信任赵凌,她只是要亲口听他说出事情的原由。
老者的嗓音悠长有力,她望着远处被晚霞笼罩下的葳蕤花木,问他:“子恒啊,我知道你从小就不喜欢玉兰,可她到底是你嫡亲的妹子,她身居后宫这些年也不易,我就只剩下你们两个了!”
赵老太君与老侯爷夫妻感情甚笃,一共育有四子一女,赵玉兰—也就是赵贵妃是她唯一的女儿。
当年皇帝看中了赵贵妃,老太君多半是不愿意让女儿入宫的。
可天家开口要人了,赵家岂有反驳的道理?当初赵家元气大伤,赵老太君不得已才放手。
十多年了,她也才见过女儿几次,这权势着实能改变一个人,她娇娇的女儿,也再也不是往日的玉兰了。
赵老太君看得出来,赵贵妃今日归省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拉拢赵家。
赵凌应了一声,“儿子自是知道,母亲放心,儿子心中有数。温次辅权势滔天,比儿子更合适当三皇子的背后之人。”
赵凌接手赵家之后,头两年沉静在复仇之中不可自拔,他也的确亲手砍杀了鞑子首领,但老侯爷与兄长们的死,还有朝廷的原因。
赵凌并非不恨,可这谋权篡位的事,他赵家自古以来就无人干过。
当年扣押粮草的官员也被诛了,赵凌对父兄的死并没有彻底释怀,这些年打战时,哪次不是将敌军逼到了毫无退路!
他之所以舍不得三个儿子上边陲,也是顾虑着旧事重演。
赵老太君不欲拐弯抹角,直问:“若是三皇子日后当真起事,你这个娘舅将作何打算?”
老太君的口吻并不严重,但这话说出来,是要杀头的,她这是打算与赵凌摊牌了。
赵凌也直言不讳,他不是个贪恋权势的人,如果父兄还在世,他或许还留恋在走马斗鸡的富家纨绔子弟的散漫日子里。 ↑返回顶部↑
以至于春竹和夏雪很多时候都不敢动作,到了夜里才敢偷偷摸摸的出来一趟。
“东湖……说,说清楚!”赵宁拉着这一张小脸,但脸上的红晕依旧没有褪去,映得人若娇花格外艳。
就连春竹和夏雪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她二人也明白赵宁的意思。
春竹道:“姑娘,幸好您今日不在东湖上,温家小姐的舟翻了,是三皇子及时凫水过去将人救了上来,温姑娘还呛了好几口水呢。”
看来真的是这样。
赵宁不在他言,一路去了梅园,她得先临摹一下四哥的字画,不然到时候没法交差了。
*
赵贵妃虽归省,但也不便留夜,加之又发生了温玉落水一事,未至黄昏时,贵妃的凤撵便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侯府。
葵阁的下人都被挥退了下去,此时还未来得及掌灯,厅堂内映着晚霞的余辉,显得孤漠又冷清。
赵老太君已经太久没有单独见赵凌了。
上一次还是老侯爷与三位公子战死那年,老太君当时身子骨还硬朗,她一身白衣,墨发横批,那样的打击也没有击垮她。
骄傲的妇人手中持着赵家的祖传宝剑,让赵凌跪下,将兵符与宝剑交给了他,还说:“子恒!你这肩上不仅仅担负着你父兄的血仇,还有二十大军,你从今日起便是他们的将军,是我定北侯府的侯爷,从今往后,你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时刻记起你的职责!”
事实证明,赵凌这些年一直不曾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
赵老太君并非不信任赵凌,她只是要亲口听他说出事情的原由。
老者的嗓音悠长有力,她望着远处被晚霞笼罩下的葳蕤花木,问他:“子恒啊,我知道你从小就不喜欢玉兰,可她到底是你嫡亲的妹子,她身居后宫这些年也不易,我就只剩下你们两个了!”
赵老太君与老侯爷夫妻感情甚笃,一共育有四子一女,赵玉兰—也就是赵贵妃是她唯一的女儿。
当年皇帝看中了赵贵妃,老太君多半是不愿意让女儿入宫的。
可天家开口要人了,赵家岂有反驳的道理?当初赵家元气大伤,赵老太君不得已才放手。
十多年了,她也才见过女儿几次,这权势着实能改变一个人,她娇娇的女儿,也再也不是往日的玉兰了。
赵老太君看得出来,赵贵妃今日归省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拉拢赵家。
赵凌应了一声,“儿子自是知道,母亲放心,儿子心中有数。温次辅权势滔天,比儿子更合适当三皇子的背后之人。”
赵凌接手赵家之后,头两年沉静在复仇之中不可自拔,他也的确亲手砍杀了鞑子首领,但老侯爷与兄长们的死,还有朝廷的原因。
赵凌并非不恨,可这谋权篡位的事,他赵家自古以来就无人干过。
当年扣押粮草的官员也被诛了,赵凌对父兄的死并没有彻底释怀,这些年打战时,哪次不是将敌军逼到了毫无退路!
他之所以舍不得三个儿子上边陲,也是顾虑着旧事重演。
赵老太君不欲拐弯抹角,直问:“若是三皇子日后当真起事,你这个娘舅将作何打算?”
老太君的口吻并不严重,但这话说出来,是要杀头的,她这是打算与赵凌摊牌了。
赵凌也直言不讳,他不是个贪恋权势的人,如果父兄还在世,他或许还留恋在走马斗鸡的富家纨绔子弟的散漫日子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