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吴承恩论民族(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和明人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距,只要仔细分辨,还能看出来的。
  新大明的三类人政策。
  也让他有些觉得不妥,但细细琢磨起来,又表示一些赞同,所以他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开始思考民族这个词。
  “到底什么是汉族?”
  回到自己的住房,他拿起一根笔,慢慢琢磨。
  他要论证一次,完善新大明民族理论。
  “凡汉皇统御之下,皆以汉为傲,自此再也没有秦人楚人魏人之分,以国号为名,统称汉人。”
  他在纸上慢慢写出了这句话。
  这就是汉族的起源吗?
  但他细想了一下,自己好像也自称明人。
  一些文章里好像也可以自称汉人。
  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下笔。
  “不对,新大明以黄帝为主,尊黄帝为始,那论构新大明的民族理念,要从黄帝开始,对,就是这样,从黄帝开始论证民族这个词。”
  “民族。”吴承恩又喃喃说了这个词。
  “尔雅·释诂》云:“夏,大也。”
  《尚书正义》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称:“中国有礼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左传·定公十年》:“商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吴承恩庞大的知识储备。
  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就是强。
  吴承恩:“先秦之前,称“华夏”、“诸夏”、“中国”。”
  “这应该是刚开始的模样了吧。”
  吴承恩正在论证中,为新大明的民族理念添砖加瓦。
  说实话现在新大明的民族概念并不清晰,思想有些混乱。
  可能也是朱训樘误导的原因。
  在报纸上,有时候称呼华夏族,也有时候自称诸夏子孙,汉族也提起来。
  三个概念等同在一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