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的东西可以买。但是药材一定不要买。”导游竟然是一个中国人,还是河南同胞,和他聊得很是开心,对方也显然能看得出这几十号人中谁才是boss,一刻不停地为秦远峰解说:“另外,柬埔寨其实最好的是乳胶。虽然在日本用于制作一些奇怪的情趣道具,但是在这里……”
  他指了指几个晒得黑漆漆,带着草帽,穿的还不如目前中国农村的柬埔寨民众:“他们,是暹粒市最有经验的乳胶厂工人。别的不说,乳胶床垫是一绝,治颈椎,腰椎病有特效。”
  秦远峰带着墨镜,一手让花浮影挽着,了然地点了点头。这东西,就算2015在中国普通超市你保准见不到,中国乳胶远不如周边各小国,他亲戚曾经出国买过一床乳胶床垫,对于颈椎腰椎病确实效果极其良好。
  他的兴致只能算一般般,他走的地方对比起徐翔两人只多不少,不过他一般,其他的科长,部长什么的,兴致不是一般的高。
  “哎,看看这个石佛,刻得很不错啊!”“这个烤蜘蛛,味道真的不错!要不要尝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风情啊……看这个银器,真的太有异域风味了!”
  诸如此类的话语,层出不穷,这年代,出国是个稀罕事。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中国也穷,另一个是外汇!外汇!还是外汇!
  这年代的中国外汇有多紧张?他记不太清楚,但是,他敢肯定,不会超过五十亿!
  最明显的,就是06年,中国外汇储备是300亿,93年,改革刚刚被邓太宗定下基调,他怀疑恐怕有没有十亿。
  嘛……这不就是首发周秦皇朝的销量利润吗?
  他很理解这个月里税务局——不是上海税务局,是国家税务总局某位正科长三天一个电话,笑声比春天还灿烂的心情。
  至于现在的民间……根本看不到外汇的影子。国企才刚刚公改私,私存外汇那是死罪,国家都没吃上你还敢吃?
  没外汇,怎么出国?
  所以对于这一次秦皇朝科级以上干部出国,秦皇朝的管理层大多都是焚香沐浴好几次,才兴奋地踏上了这次柬埔寨之旅。
  “他们兴致很高啊。”花浮影轻笑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凝聚管理人员心力,这是常用的招数。咱们的游戏这次真的大爆了,不知道多少公司在明里暗里挖他们呢……”
  “我不知道啊?”秦远峰笑着从一个小摊上拿起一串佛珠,闻了闻,新的沉香木,没人盘过,香味扑鼻而来,而不是盘久了之后那种隐晦的暗香,色泽也不是乌黑,他甩了张十美元过去,结果听到了一句:“……找不起……”
  他换了张一美元,示意对方不用找了,在对方千恩万谢的表情下,踩着柬埔寨柔软的草地,兴致勃勃地走向前方风格迥异的吴哥窟,这也是一个世界的奇迹,笑道:“知道不,艾伦……就是硅与神经键那三个人,任天堂直接开出了年薪一百二十万美元,啧啧,真是大手笔,在我的眼皮底下挖人,太无耻了。”
  “不说这个,不是出来旅游的吗?”花浮影笑着放开他的手,拿过一串鲜艳的佛珠带在胸前:“怎么样?”
  “艳!俗不可耐的艳!”牛军拿着一串烤得黑不溜秋的东西走了过来,咬了一口,一边啧啧称赞,一边鄙视地说:“你的审美硬是没提高,看来小峰哥没教好你!”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花浮影甩了对方一个白眼,佯怒道:“被一个色系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家伙评价我的打扮,真是……小峰哥,问你呢?说句话啊。”
  秦远峰的目光顺着佛珠,往下方瞅了瞅,看了一眼即便被羽绒服包裹着,也尺寸可观的双峰,轻咳一声:“挺好看的……咱们去看看乳胶床垫?”
  邪恶的司马昭之心,未来人皆知,可惜花浮影当然不知道,乳胶在日后会变成另一种东西的代言词,反而高兴地点了点头:“不错,你一天到晚老坐办公室,买个靠枕靠着挺好。”
  她正要走,忽然看到了牛军手里的东西,立刻万分嫌弃地走到另一边,深呼吸了好几次,恶狠狠地问:“你吃的什么?”
  “烤蜘蛛啊。”牛军同志莫名其妙地举了举手:“味道不错,要不要尝尝?”
  花浮影再次深呼吸,过了好几秒,笑得让人不寒而栗:“从现在开始,离开我三米以外,谢谢。”
  一行人说说笑笑,吴哥窟作为世界奇观,确实让人心生震撼,逛了足足三个小时,一行人才坐车在附近吃了顿极富柬埔寨风味的午餐。
  “这边太阳真的是好啊……”一位部长满足地躺在露天餐厅的躺椅上,在这里,部级以下的管理层都没有,能和秦远峰一起吃饭的,最少都是部级的干部。
  “还是秦董找的地方好啊……”财务部的新任部长邵林感慨地说:“现在哪,我最开心的事,就是90年那段时间刚刚第一批下岗的时候,朋友推荐我来这里试试,我就来了,要不然啊……”
  这是一个西式的长桌子,十来个人在温暖的阳光,和微醺的午后微风中惬意地举着高脚杯,品着特产的高棉酒,面前是一大桌柬埔寨美食,比如著名的高棉红咖喱鸡块,炒螃蟹,高棉火锅,猪肉饭等等……不管好不好吃,如果再配上中间那盘卖相惊悚的柬埔寨油炸毒蜘蛛这种黑暗料理,诚意已经是十足十了。
  邵林的声音充满了回忆,以及一种就算不说,都能听出来的,对未来满满的热情和憧憬。让旁边的后勤部部长余光辉忍不住调侃道:“喂,邵老哥,你比我大三岁,当初可是广州最大电子厂的副厂长,要不然也不能现在坐上部长位置不是?”
  “哈哈,你这说的,这不是借我说你升的更快吗?”邵林笑着挥手,带着回忆叹了口气:“那时候,一个月一百多,两百块钱,谁能想到现在拿的都是几千美元。随便兑换就是上万,真的不敢想……我们啊,大概是中国先富起来那批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