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开始回忆皇祖母留给他的最后一番话。
  她说保成是个好孩子,要自己多信任他,还叮嘱自己,今后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生保宁的气,原来她老人家早就在留遗言了,是他没有听出来,是他没有发现不对劲。
  太医赶到的时候,太皇太后已经没了气息,只得面色沉重,对众人摇了摇头。
  “太皇太后薨——!”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享年七十五岁。
  宫中嫔妃、皇子公主们人人即刻换上素衣,到慈宁宫哭丧守灵,就连即将临盆的德妃也不敢例外,前去跪着。
  第二日一早,宫门一开,王公大臣及王妃命妇也悉数入宫,到慈宁宫跪着。
  宗室和礼部上前,奏问丧仪礼制。
  跪着哭了一整晚的康熙面容憔悴,声音嘶哑道:“自汉朝以后,帝王居丧持服,由二十七月易为二十七日。惟魏孝文帝欲行三年之丧。朕平日读史至此,常称赞之,今定持服二十七月。少慰罔极之痛。”
  “这——”宗亲和大臣们都觉得不妥,二十七个月,岂非要耽误很多事情。
  “皇阿玛,太皇太后留有遗旨,提及服丧日期。”
  康熙扭头看向方才出声的胤祾,“你即刻宣读吧。”
  “是。”
  胤祾从阿哥的队伍之中起身,从自己的袖口取出遗诏,小心解开系带,这封遗旨是半个月前就已经写好的。
  乌库玛嬷当时把他叫到床前,命他悄悄写下,就是要他在这个时候当众宣布,劝说皇阿玛。
  “予以薄德,幼承太祖高皇帝登聘……”
  遗诏很长,写尽了太皇太后我并不算幸福的一生,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还得一边兢兢业业管着朝政,撑起内忧外患不断的大清,一边费心扶持孙儿长大成人。
  “哀家丧制悉遵典礼,三日后,皇帝须即刻听政。依世祖皇帝遗诏,持服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除服。百神祀事,照常无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