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毕竟还没有确认有什么过错,就直接送到...”
  黑衣男修打断说话之人,
  “很明显,要么这两人都有问题,要么,其中有一人对事实进行了隐瞒,加大了审讯的难度”
  “就算站在问题稍微轻一些的人的角度去思考”
  “进行隐瞒的原因无非就两种,一是对我们不信任,自以为那点特殊之处我们知道了会如何”
  “这人要是觉得愤懑,尽可以待会儿就传人要我去见他”
  “二是,这人之前就犯过重大过错,那罪名落实起来,比现在这个案件的罪名落实起来还要严重,既然这样,这莒芜天险,有什么去不得的?”
  “既然来了我执刑峰解决纠纷问题,就要知道我执刑峰的严酷”
  副座之上一片静默,有高阶弟子从大殿入口进来,要将两人带下去。
  “算了,严长老,知道你嫉恶如仇,眼里也容不下沙子”
  一位看起来上了些年纪的老者,拄着拐杖,从大殿的侧边入口进来。
  “但你这厢都将老身请过来了,问题一次性解决就算了”
  黑衣男修同其余副座判员判长见了,都纷纷起身,对着这老者作揖行礼。
  “宣衍道长”
  一听这称呼,辛夕当即醍醐灌顶。
  关于如何去证明蔡良德是否被夺舍,有一点,极其重要,又常常被人忽视。
  那就是道心。
  每一位修士,都有其独特的观念见解,就算没有完全形成道心,那也有一定的雏形。
  它独一无二,每一位修士,就有其基于自身,与众不同的道的见解。
  如何去证明一个人是谁?
  名字,亲人,好友,外貌,喜好,修为,功法特征,习惯动作等等等,有太多角度可以去思考。
  以至于,道心这一点,太容易让人忽视了。
  而宣衍道长是长留峰关于道的讲坛的主讲人。
  长留峰作为主峰,其上都是些大能的弟子,人本就不多。
  又要卖那些大能的面子,对于这些弟子的重视,不言而喻,也就是蔡良德本人,绝对和宣衍道长交谈过。
  其实或许甚至都不用找上宣衍道长。
  昆仑为了培养弟子,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多。
  人的意识形态,生活态度,或许不那么扎眼明显,但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当时辛夕若是拜托一下那位蔡良德的师兄,两人当场论道一场,恐怕那那位师兄对目前这位蔡良德的态度,会急转直下。
  蔡良德不同,他作为渡劫修士,本就在世间活了近万年之久,后来,神魂又孤寂等待绸缪了那么长时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