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3 / 4)
姚氏咬牙,脸发黑,赵氏怎么能自作主张?一个个的,都不孝了?!
张嫲嫲见了姚氏的表情,说道:“贺大夫人果然是忠烈遗孀,但是就不要推辞了,先接下吧,日后若想捐出,何时不可?”
赵氏脸发烧,实在无法去接,罗氏更是深低着头,张嫲嫲对端盘子的人说:“给老夫人送到屋里去吧。”端盘子的人应了一声,托着盘子进了正房。
张嫲嫲又对姚氏行了一礼:“贺老夫人若有何要求,可随时让人留话给我,我每一日,都会从宫中过来看看。”
姚氏涩然地说:“帮我向……王妃……致谢……”
还王妃?明明就要是皇后了。张嫲嫲冷着脸说道:“我家主人实在繁忙,这是奴婢擅做主张,望老夫人莫嫌菲薄。”
姚氏对赵氏说:“快去!拿个锞子给嫲嫲!”
赵氏不及动弹,张嫲嫲摇头说:“贺老夫人不必如此客气。”她回身对周围的仆人们淡淡地说:“你们都要好好伺候贺老夫人!有谁敢拿贺老夫人分毫,就别想留下来了。”人们齐声应了。张嫲嫲又规矩地对姚氏行了一礼,转身走了,跟着她的一群人随她离开,院子里又空空的,只有几个原来伺候的婆子站在廊下,表情很正经。
姚氏的脸气得雪白,这才明白人家哪里是来送钱的,原来是来打脸的,这都不是勇王妃的意思,是这个陪房自己的主意!
姚氏看那几个婆子,问道:“怎么能见一下王妃?我想去吊唁下贵妃娘娘。”
一个婆子行礼回答:“这事须经方才那位张嫲嫲安排,老夫人可以问问她。”
姚氏气得胸闷,看着哭泣的罗氏说:“散尽家产?!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告诉我?!贺家不是我的家吗?!我不是你们的母亲?!你如此不敬长辈,还有脸跟我说嘴?!……”
赵氏深礼:“母亲!回房吧!”
姚氏也哭了,骂道:“你们这帮不孝的混账!没一个好东西!那是我的嫁妆!你们怎么敢不与我商量就动?!你们还懂不懂规矩?!……”
赵氏上前扶了姚氏的胳膊:“母亲!回房吧!”她扭头哀求:“二弟妹!关上房门。”罗氏掩了房门,在屋里哭。
姚氏气得一个劲儿地说:“不!让她跪下!让她回娘家去!丑八怪!生不出孩子的怪物!骗人!……”哆嗦着被赵氏搀回了正房。
院子里没人了,廊下的几个婆子终于露出了讥讽的笑容——府中的老人都知道当年贵妃娘娘想给贺侍郎做媒,贺老夫人张嘴就说什么“娶妾才娶色”、“三郎可不会要商家贱户的女儿为正妻”之类的话,仗着贺相的权势埋汰贵妃娘娘!不修口德!也就是贵妃娘娘大度,不与她计较。如今她到了府里,明知凌大小姐为救贺家出谋划策,又是勇王妃的手帕交,竟然断不示好,一个“谢”字都没让小辈儿的人说出来,连点基本的礼貌都不讲!凌大小姐这次进府,勇王妃拉着她痛哭,形同姐妹。凌大小姐被人轻慢,勇王妃就要成皇后了,肯定不能落了架子说什么,但是府里的人怎么能不表示一下?张嫲嫲看在贺侍郎与陛下的交情上,只给了贺老夫人一个尴尬,没来狠的,可看她那委屈样儿……
罗氏捧着脸泣不成声,直哭得眼睛全肿了。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想让贺霖鸿多睡会儿,但是她想起贺霖鸿说勇王要出城什么的,他还带着那么多钱,看来有公干,她怕误了贺霖鸿的事情,还是推醒了贺霖鸿。
贺霖鸿真不想醒,但是一想到后天一早皇帝就要出城了,时间只剩了一天半,就拼命睁眼,等到看清了罗氏的脸,吓了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罗氏闹过了,又觉得羞愧,抽抽搭搭地把事情讲了一遍。
贺霖鸿做梦也想不到三弟的窘况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天夜里罗氏还担忧凌大小姐嫁过来无法与母亲相处,结果她自己就和母亲吵了一架!还在勇王府!贺家的脸全数丢光了……原来余公公是为了这事给了他钱袋!现在只能装不明白,把这些钱真都用到工匠身上去。
贺霖鸿起身,叹着气搂了罗氏的肩膀道:“娘子也别这么难受,母亲年纪大了,无需这么计较她。”
罗氏点头:“我吵了也后悔,这么多年我都忍了,过去她说的不比今天难听多了,可是我怎么就受不了了呢?”
贺霖鸿知道这是身经大变的结果,那时自己在狱中何尝不是不愿罗氏再受委屈了?他恍然意识到,罗氏性子温婉,怯懦不争,过去从没有对母亲公然违背过,这最后一道防线垮掉,贺家过去三十多年建立在对母亲恭顺容让基础上的平静日子真再也回不来了。一时他有些惆怅,也有些轻松。
贺霖鸿放弃地说:“吵吵也好,日后她就不会轻易给你脸子了。”凌大小姐说什么对方毫无顾忌,会更加放肆。母亲提到休弃,明显触及了自己娘子的痛处。娘子对出主意假休弃她的三弟都记上仇了,现在听母亲明说出来,发火也是自然,兔子急了都咬人呢……可是那毕竟是自己的母亲,贺霖鸿也觉负疚。
罗氏显得不安,“家产的事,我们去向母亲赔罪吧。”
贺霖鸿又叹气:“也不能说是赔罪,可我们得去认个错,安慰她一下。”
罗氏说:“还好母亲没有晕倒。”
贺霖鸿说:“那位孤独大侠给了她药,可能治好了她的心疾。”
罗氏惊讶:“真的?”
贺霖鸿点头:“是的,他有‘起死神医’之称,等过这段时间的忙乱,我就去求他。”忽然,他觉得十分荒诞,那边在筹备出城,都是生死相关的大事,这里他在为这些后宅琐事操心。他站起来,“我赶快洗漱一下,去见母亲。” ↑返回顶部↑
张嫲嫲见了姚氏的表情,说道:“贺大夫人果然是忠烈遗孀,但是就不要推辞了,先接下吧,日后若想捐出,何时不可?”
赵氏脸发烧,实在无法去接,罗氏更是深低着头,张嫲嫲对端盘子的人说:“给老夫人送到屋里去吧。”端盘子的人应了一声,托着盘子进了正房。
张嫲嫲又对姚氏行了一礼:“贺老夫人若有何要求,可随时让人留话给我,我每一日,都会从宫中过来看看。”
姚氏涩然地说:“帮我向……王妃……致谢……”
还王妃?明明就要是皇后了。张嫲嫲冷着脸说道:“我家主人实在繁忙,这是奴婢擅做主张,望老夫人莫嫌菲薄。”
姚氏对赵氏说:“快去!拿个锞子给嫲嫲!”
赵氏不及动弹,张嫲嫲摇头说:“贺老夫人不必如此客气。”她回身对周围的仆人们淡淡地说:“你们都要好好伺候贺老夫人!有谁敢拿贺老夫人分毫,就别想留下来了。”人们齐声应了。张嫲嫲又规矩地对姚氏行了一礼,转身走了,跟着她的一群人随她离开,院子里又空空的,只有几个原来伺候的婆子站在廊下,表情很正经。
姚氏的脸气得雪白,这才明白人家哪里是来送钱的,原来是来打脸的,这都不是勇王妃的意思,是这个陪房自己的主意!
姚氏看那几个婆子,问道:“怎么能见一下王妃?我想去吊唁下贵妃娘娘。”
一个婆子行礼回答:“这事须经方才那位张嫲嫲安排,老夫人可以问问她。”
姚氏气得胸闷,看着哭泣的罗氏说:“散尽家产?!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告诉我?!贺家不是我的家吗?!我不是你们的母亲?!你如此不敬长辈,还有脸跟我说嘴?!……”
赵氏深礼:“母亲!回房吧!”
姚氏也哭了,骂道:“你们这帮不孝的混账!没一个好东西!那是我的嫁妆!你们怎么敢不与我商量就动?!你们还懂不懂规矩?!……”
赵氏上前扶了姚氏的胳膊:“母亲!回房吧!”她扭头哀求:“二弟妹!关上房门。”罗氏掩了房门,在屋里哭。
姚氏气得一个劲儿地说:“不!让她跪下!让她回娘家去!丑八怪!生不出孩子的怪物!骗人!……”哆嗦着被赵氏搀回了正房。
院子里没人了,廊下的几个婆子终于露出了讥讽的笑容——府中的老人都知道当年贵妃娘娘想给贺侍郎做媒,贺老夫人张嘴就说什么“娶妾才娶色”、“三郎可不会要商家贱户的女儿为正妻”之类的话,仗着贺相的权势埋汰贵妃娘娘!不修口德!也就是贵妃娘娘大度,不与她计较。如今她到了府里,明知凌大小姐为救贺家出谋划策,又是勇王妃的手帕交,竟然断不示好,一个“谢”字都没让小辈儿的人说出来,连点基本的礼貌都不讲!凌大小姐这次进府,勇王妃拉着她痛哭,形同姐妹。凌大小姐被人轻慢,勇王妃就要成皇后了,肯定不能落了架子说什么,但是府里的人怎么能不表示一下?张嫲嫲看在贺侍郎与陛下的交情上,只给了贺老夫人一个尴尬,没来狠的,可看她那委屈样儿……
罗氏捧着脸泣不成声,直哭得眼睛全肿了。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想让贺霖鸿多睡会儿,但是她想起贺霖鸿说勇王要出城什么的,他还带着那么多钱,看来有公干,她怕误了贺霖鸿的事情,还是推醒了贺霖鸿。
贺霖鸿真不想醒,但是一想到后天一早皇帝就要出城了,时间只剩了一天半,就拼命睁眼,等到看清了罗氏的脸,吓了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罗氏闹过了,又觉得羞愧,抽抽搭搭地把事情讲了一遍。
贺霖鸿做梦也想不到三弟的窘况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天夜里罗氏还担忧凌大小姐嫁过来无法与母亲相处,结果她自己就和母亲吵了一架!还在勇王府!贺家的脸全数丢光了……原来余公公是为了这事给了他钱袋!现在只能装不明白,把这些钱真都用到工匠身上去。
贺霖鸿起身,叹着气搂了罗氏的肩膀道:“娘子也别这么难受,母亲年纪大了,无需这么计较她。”
罗氏点头:“我吵了也后悔,这么多年我都忍了,过去她说的不比今天难听多了,可是我怎么就受不了了呢?”
贺霖鸿知道这是身经大变的结果,那时自己在狱中何尝不是不愿罗氏再受委屈了?他恍然意识到,罗氏性子温婉,怯懦不争,过去从没有对母亲公然违背过,这最后一道防线垮掉,贺家过去三十多年建立在对母亲恭顺容让基础上的平静日子真再也回不来了。一时他有些惆怅,也有些轻松。
贺霖鸿放弃地说:“吵吵也好,日后她就不会轻易给你脸子了。”凌大小姐说什么对方毫无顾忌,会更加放肆。母亲提到休弃,明显触及了自己娘子的痛处。娘子对出主意假休弃她的三弟都记上仇了,现在听母亲明说出来,发火也是自然,兔子急了都咬人呢……可是那毕竟是自己的母亲,贺霖鸿也觉负疚。
罗氏显得不安,“家产的事,我们去向母亲赔罪吧。”
贺霖鸿又叹气:“也不能说是赔罪,可我们得去认个错,安慰她一下。”
罗氏说:“还好母亲没有晕倒。”
贺霖鸿说:“那位孤独大侠给了她药,可能治好了她的心疾。”
罗氏惊讶:“真的?”
贺霖鸿点头:“是的,他有‘起死神医’之称,等过这段时间的忙乱,我就去求他。”忽然,他觉得十分荒诞,那边在筹备出城,都是生死相关的大事,这里他在为这些后宅琐事操心。他站起来,“我赶快洗漱一下,去见母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