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世界这么大,别说只是间接观察了解,就是去看看也得不少时间啊。
  不知不觉见,日子就在沈伯谦与李家坪、陈家坳村民亲切友好的交谈中一天天过去了。
  几乎在他还没什么感觉的时候,沈母的七七之日到了。
  这是沈母葬礼的最后一个大日子,沈伯谦也不藏着掖着,目标明确——让沈母风光大葬!
  乡下人办丧事,一般就是烧些纸钱、大蜡、香烛什么的,条件好的弄几个花圈就算是有面子了,这些基本的沈伯谦自然都没落下。
  光是花圈就让人送了十好几个,一直摆到沈家门外,这在庄户人家可不多见。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第17章 报恩蹊径
  16-报恩蹊径
  沈伯谦充分借鉴后世的丧葬陋习,大肆铺张。
  亲自画图,请马大姨夫和徐二姨夫去镇上的纸扎铺子跑了两趟,专门做了一批丧葬用的东西。
  金山银山、等人高的丫鬟纸人、纸马纸轿、三进的纸宅子两座;
  有了房子,自然就有配套的纸扎桌、椅、板凳、千工床,两箱子纸扎衣服,还有纸扎的鸡、鸭、牛、羊一堆,甚至还有纸扎的花鹿、仙鹤。
  基本上你能想得到的,他都给画出来,还都让人去做出来了。
  这些东西一抬出来,来的人都被镇住了。
  沈家媳妇不亏啊,谁说人家这丧事办得寒碜的?这场面,县太爷他娘死了也没这福气吧?这到了下面可是要享大福了!
  而且这还不算完,沈伯谦又特地从本县有名的永宁寺请了两位高僧来家里给沈母诵经,好让她早登极乐。
  这场七七下来,无论李家坪的、陈家拗的、马家、徐家的,都说事儿办的漂亮。
  陈家二老也觉得倍儿有面子,迁坟的事儿彻底抛开不想了。
  最后沈伯谦还简单补办了丧宴,虽是白事,也是真材实料。
  除了必备的豆腐、青菜这些外,整只的鸡、肥厚的酱香五花肉再加上整碗炖羊肉,三个硬菜也够看的很。
  况且还有每人一个白馍或是一碗米饭。
  吃完丧宴,来的人更是不住的称赞沈秀才孝顺,沈母有福气,沈家以后肯定是要发达了云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沈伯谦不遗余力的补全了礼数。
  摔盆儿、圆坟一项都没落下,由陈老爷子领着,一一补了回来。
  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孝道大过天,谁见了也只能夸他一声“孝子”。
  他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补全礼数,也是要让李家坪的人知道,他对沈母的重视。
  逼迁的事儿能这么轻易的化解,那是给他们面子。
  李家人也很清楚,当天李孝杰、李孝忠、李孝生三人都到沈母坟前磕了头、赔了罪,算是在众人面前彻底了结了这件事。
  沈母七七过后沈伯谦除去重孝,杨家三口把家里收拾一新,守灵跪的草甸子什么的,也该烧的烧,该收的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