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3 / 4)
接下来,他只要老老实实守孝三年便可。
这方面的规矩就简单许多,主要就是穿衣上注意一下就行。
第一年穿白孝,但乡下对白的要求没那么严格,灰、白都行,另外就是鞋面上也要贴一层灰布或是白布,头上带个白绳结,戴帽子就在帽子上弄个白帽结之类的。
明年更简单,只需灰素服,最后一年青素服即可。
对于这些,沈伯谦倒是没太多意见,白的、青的多飘逸,男神不都这么穿?
他更关心的是要如何感谢县城的刘家。
沈母七七办的排场,花的钱自然也少不了,光是请俩和尚就给了二十两的香油钱。
其他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共花了三十七两银子和七百五十个大钱儿。
这一算账,陈老爷子心疼的直上火,连饭都吃不下,还一个劲儿的抱怨自己:“怨我、怨我,没拦着谦儿一点儿,这样的花销咱们庄户人家怎么受得了!”
沈伯谦倒不觉得花钱多,排场又不想花钱,那肯定是不行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他上辈子耳濡目染的也懂一些。
但正因为这样,才愈发显得刘老爷送来的那一百两贺仪简直就是及时雨。
不然,沈母这事儿还真是不容易办好。
只是,如何感谢刘家,沈伯谦暂时真是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
比身份,人家跟县长都有交情,比身家,人家多年雄霸清水县首富的位置。
而且,他那点儿钱还是人家送的......
想了想,沈伯谦觉得马大姨父对于刘家似乎比较了解,所以在他回家前,专门向他讨教刘家的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马大姨夫对沈伯谦的印象彻底改观,对这个外甥十分欣赏。
沈伯谦这么郑重其事的向他请教,马大姨父也觉得面上有光,一五一十的将他知道的关于刘家的事情都倒了出来。
刘家之所以能稳坐本地首富的宝座,依靠的并不是县城首屈一指的的云来居和那些店铺。
刘家真正的买卖其实在府城,他们家是经营布匹生意的。
说起这事儿,马大姨父就兴奋起来。
他只去过府城一次,但就是这一次,他居然无意中得知府城不少布庄是刘家开的。
再留意打听,才知道,刘家不仅仅开布庄,他家在府城周边还有好几个自己的作坊。
从纺线织布、到染色绣花,都有专门的作坊。
而且,他家只出产绫、罗、绸、缎和上等麻布,像他们这样的乡下人,也就是看看,真是舍不得买,太贵了。
这下子,沈伯谦更发愁了,这样的人家,别说他一个小秀才,就是中了举人也白搭啊?
陈家人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恩还是要报的。
既然要报恩,那可不能光是嘴上说说。
所以陈家二老临走留了十五两银子给沈伯谦,陈家大姐留了六两,陈二姐也留了二两。 ↑返回顶部↑
这方面的规矩就简单许多,主要就是穿衣上注意一下就行。
第一年穿白孝,但乡下对白的要求没那么严格,灰、白都行,另外就是鞋面上也要贴一层灰布或是白布,头上带个白绳结,戴帽子就在帽子上弄个白帽结之类的。
明年更简单,只需灰素服,最后一年青素服即可。
对于这些,沈伯谦倒是没太多意见,白的、青的多飘逸,男神不都这么穿?
他更关心的是要如何感谢县城的刘家。
沈母七七办的排场,花的钱自然也少不了,光是请俩和尚就给了二十两的香油钱。
其他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共花了三十七两银子和七百五十个大钱儿。
这一算账,陈老爷子心疼的直上火,连饭都吃不下,还一个劲儿的抱怨自己:“怨我、怨我,没拦着谦儿一点儿,这样的花销咱们庄户人家怎么受得了!”
沈伯谦倒不觉得花钱多,排场又不想花钱,那肯定是不行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他上辈子耳濡目染的也懂一些。
但正因为这样,才愈发显得刘老爷送来的那一百两贺仪简直就是及时雨。
不然,沈母这事儿还真是不容易办好。
只是,如何感谢刘家,沈伯谦暂时真是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
比身份,人家跟县长都有交情,比身家,人家多年雄霸清水县首富的位置。
而且,他那点儿钱还是人家送的......
想了想,沈伯谦觉得马大姨父对于刘家似乎比较了解,所以在他回家前,专门向他讨教刘家的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马大姨夫对沈伯谦的印象彻底改观,对这个外甥十分欣赏。
沈伯谦这么郑重其事的向他请教,马大姨父也觉得面上有光,一五一十的将他知道的关于刘家的事情都倒了出来。
刘家之所以能稳坐本地首富的宝座,依靠的并不是县城首屈一指的的云来居和那些店铺。
刘家真正的买卖其实在府城,他们家是经营布匹生意的。
说起这事儿,马大姨父就兴奋起来。
他只去过府城一次,但就是这一次,他居然无意中得知府城不少布庄是刘家开的。
再留意打听,才知道,刘家不仅仅开布庄,他家在府城周边还有好几个自己的作坊。
从纺线织布、到染色绣花,都有专门的作坊。
而且,他家只出产绫、罗、绸、缎和上等麻布,像他们这样的乡下人,也就是看看,真是舍不得买,太贵了。
这下子,沈伯谦更发愁了,这样的人家,别说他一个小秀才,就是中了举人也白搭啊?
陈家人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恩还是要报的。
既然要报恩,那可不能光是嘴上说说。
所以陈家二老临走留了十五两银子给沈伯谦,陈家大姐留了六两,陈二姐也留了二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