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卓之才甚至让当时的晋帝差点捶着桌子大哭,言道:“朕若能得此人,死不恨矣。”
  当然,比起有心强国却没有人才的晋帝,当时意识到自己把一个什么等级的人才赶出门去的燕国才是真的差点哭瞎。
  不过这不是薛南玉的故事要讲的,而是,薛南玉与姜卓为同时代的人物,当初姜卓为梁国出使魏国时,他们曾在将军亭有过一次偶遇。
  那时姜卓对着小南山的景致饮酒作诗,薛南玉却走上来问他:“我虽不会作诗,却有好酒,你可愿跟着我走?”
  姜卓压根没搭理。
  寻常姑娘被这样拒绝一定十分窘迫了,哪知道薛南玉更上前一步说道:“我不仅有好酒,还有兵士三千,你想怎么走?”
  好好跟她走,还是被抢走?
  这话让姜卓终于回头看了薛南玉,然后不知怎地就笑了起来,他请薛南玉坐下与他一起饮酒赏景。
  当然,关于把姜卓拐回家的事情最后当然没成,他们一个梁国丞相一个晋国大将,怎么看都没可能。
  可姜卓终生未娶,薛南玉终生未嫁。
  意思不是很明显了?
  苏明若看着顾氏,说的十分认真:“我是羡慕那样的人的,若是如同武宁侯一般,终生不嫁又算什么?”
  姜卓可是彻底颠覆了这个世道残存的遮羞布的人啊!
  前朝大周之前就打了两百多年的仗,本就已经把所谓道德礼法,规矩尊卑毁的差不多了,大周建立之后本该说这些东西会逐渐恢复,然而大周立国不到百年就出了诸子之乱,然后勉强撑了几年彻底崩毁,天下再次大乱。
  到了姜卓的时代,所谓规矩礼教,所谓尊卑早就已经毁的只剩下一点遮羞布了,姜卓的出现彻底将这块遮羞布扯掉。
  到了现在,谁还讲究这些?
  比起这些,大家更看重实打实的实力。
  乱世之中,没实力就什么都别谈。
  国家之间只谈实力,群臣不问出身只问才干,最终的一切都指向了利益。
  这就是如今这个世道的本质。
  所以苏明若才说:“若是世间真的还有卓相那样的人,我倒是宁愿为他学武宁侯了。”
  这话可吓到了顾氏。
  所谓传统的彻底崩坏,其实本质上是崩坏在了上层,中低层还是很愿意在利益无损的情况下扯上点好看的东西摆在面子上的。
  顾氏受到的教育和苏明若完全不同。
  或者说,江岸青既然明了苏明若所想,也说他必定会为苏明若实现,那么他自然不会再把苏明若往苏明秀那样的方向教。
  他将这个世道的本质彻底展现在苏明若的面前,要她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切到底有多么功利和残酷。
  可要说讲道理,苏明若学着江岸青的话,还有一堆江岸青讲给她长见识的故事,这时候顾氏自然说不赢。
  最后也只得说:“这事就算我不管你,老太太也得管你呢!”
  然而老太太压根不管。
  老太太非常现实的表示:“当年薛南玉抢不来姜卓,可只要明若别看上他国丞相,还有什么抢不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