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受之无愧(2 / 3)
李鑫领着他们进了前厅然后便给他们奉茶,忙活了一顿屁股刚沾到椅子就听到月九龄开口:
“李大人……”
他“倏”地站起身,惊恐摆手,“下官不敢当!”
月九龄到嘴边的话被他这一惊一乍给截断了,看他颤颤巍巍的样子,忍俊不禁地看向顾墨玧。
顾侯爷也许久没见过这么怕他的人了,有些头疼地说:
“不必如此,我们今日前来是探访,并非公事。”
李鑫还算上道,忙点头应道,“是……”连忙用袖子擦了擦满脸的冷汗。
一句“李大人”就让一个年纪比自己大的男人吓成这样,月九龄没有再“贸然”开口,而是喝了几口热茶,看着在门前玩耍的两个小孩,注意到他们腰间系了素白腰带,怔了一下环顾四周,找到了开口的切入点:
“先夫人的事……李大人节哀顺变。”
刘氏虽是罪犯,但也是李鑫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生母,外面的人怎么看待是一回事,但她在对两个孩子来说是有生养之恩的人,而且她也为自己的罪行受到了惩罚。
李鑫不愧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大善大恶跟前他拎得清——即没有给刘氏送葬,连灵堂都没有设;可又要教孩子懂得孝义,所以让他们戴孝在身。
月九龄是刘氏杀人到被抓到被杀以来第一个同李鑫说“节哀顺变”的人,皇上赞他大义灭亲、同窗祝贺他死里逃生,世人在他跟前唾骂刘氏……他都沉默地接受了。
可是此时此刻,他却因为这四个字红了眼眶,声音竟有些哽咽:
“下官御内不严,竟……竟叫她干出那等伤天害理之事,实在惭愧。”
说着他深吸了一口气,“她既做了便要认,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月九龄闻言,再次对这个看似软弱的男人有些改观,心想难怪皇帝会破例钦点他为探花,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后还能清醒振作,不曾动摇过心中信念,来日必然大有作为。
“李大人也不必太过自责,先夫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举步维艰,想是让有心人盯上了,受人蛊惑才会走上不归路。”
自那之后,李鑫未曾向任何人袒露心声,此时听到月九龄这番委婉说辞,一下子就敞开了心扉:
“郡主说的是。她……刘氏虽强势了些,但绝不是癫狂之人,那夜……那夜她就像是魔怔了似的,我怎么劝说都无用,实在太令人毛骨悚然了!”
他了解刘氏,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那一夜的她跟变了个人似的,但他与月九龄有同样的看法,一定是有人用了什么法子把她变成了恶魔!
月九龄见他浑身发抖像是想起了那天可怖的情形,于是没有对此发表看法,只是循循善诱:“李大人觉得先夫人当时哪里不对劲?”
李鑫在被救回来后就被问讯过了,但审讯官只问了他当日在明空会窝点的所见所闻,没人问过他的感受——毕竟他的个人感受并不能当作呈堂证供,尤其是他的发妻还是凶手之一。
他下意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仔细地回想了一下那时刘氏的情况:
“无论我如何解释,她就是认定了我与张家小姐有染,还说男子怎么会了解女子的苦?说我不理解她还想为了前途另攀高枝,说她死心塌地为了家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说她不想再这样了,还说了一些,一些颇为激烈的言辞。”
说到后面,李鑫看了一眼冷若冰霜的顾侯爷,有些拿不准是否要如实相告,便一言蔽之。
而九龄郡主却像听到他的心声一般,替他补充完整:
“说她们要打破三纲五常,要为女子谋一条出路,要为自己而活?”
李鑫闻言错愕不已,脱口,“对,郡主怎么会……”但说到一半便想起关于当初钟仁死在考场,她因为身为女子而被禁止进入尸检的传言,便噤了声。
月九龄却神色如常地示意他继续,“还有呢?”
“……“ ↑返回顶部↑
“李大人……”
他“倏”地站起身,惊恐摆手,“下官不敢当!”
月九龄到嘴边的话被他这一惊一乍给截断了,看他颤颤巍巍的样子,忍俊不禁地看向顾墨玧。
顾侯爷也许久没见过这么怕他的人了,有些头疼地说:
“不必如此,我们今日前来是探访,并非公事。”
李鑫还算上道,忙点头应道,“是……”连忙用袖子擦了擦满脸的冷汗。
一句“李大人”就让一个年纪比自己大的男人吓成这样,月九龄没有再“贸然”开口,而是喝了几口热茶,看着在门前玩耍的两个小孩,注意到他们腰间系了素白腰带,怔了一下环顾四周,找到了开口的切入点:
“先夫人的事……李大人节哀顺变。”
刘氏虽是罪犯,但也是李鑫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生母,外面的人怎么看待是一回事,但她在对两个孩子来说是有生养之恩的人,而且她也为自己的罪行受到了惩罚。
李鑫不愧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大善大恶跟前他拎得清——即没有给刘氏送葬,连灵堂都没有设;可又要教孩子懂得孝义,所以让他们戴孝在身。
月九龄是刘氏杀人到被抓到被杀以来第一个同李鑫说“节哀顺变”的人,皇上赞他大义灭亲、同窗祝贺他死里逃生,世人在他跟前唾骂刘氏……他都沉默地接受了。
可是此时此刻,他却因为这四个字红了眼眶,声音竟有些哽咽:
“下官御内不严,竟……竟叫她干出那等伤天害理之事,实在惭愧。”
说着他深吸了一口气,“她既做了便要认,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月九龄闻言,再次对这个看似软弱的男人有些改观,心想难怪皇帝会破例钦点他为探花,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后还能清醒振作,不曾动摇过心中信念,来日必然大有作为。
“李大人也不必太过自责,先夫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举步维艰,想是让有心人盯上了,受人蛊惑才会走上不归路。”
自那之后,李鑫未曾向任何人袒露心声,此时听到月九龄这番委婉说辞,一下子就敞开了心扉:
“郡主说的是。她……刘氏虽强势了些,但绝不是癫狂之人,那夜……那夜她就像是魔怔了似的,我怎么劝说都无用,实在太令人毛骨悚然了!”
他了解刘氏,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那一夜的她跟变了个人似的,但他与月九龄有同样的看法,一定是有人用了什么法子把她变成了恶魔!
月九龄见他浑身发抖像是想起了那天可怖的情形,于是没有对此发表看法,只是循循善诱:“李大人觉得先夫人当时哪里不对劲?”
李鑫在被救回来后就被问讯过了,但审讯官只问了他当日在明空会窝点的所见所闻,没人问过他的感受——毕竟他的个人感受并不能当作呈堂证供,尤其是他的发妻还是凶手之一。
他下意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仔细地回想了一下那时刘氏的情况:
“无论我如何解释,她就是认定了我与张家小姐有染,还说男子怎么会了解女子的苦?说我不理解她还想为了前途另攀高枝,说她死心塌地为了家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说她不想再这样了,还说了一些,一些颇为激烈的言辞。”
说到后面,李鑫看了一眼冷若冰霜的顾侯爷,有些拿不准是否要如实相告,便一言蔽之。
而九龄郡主却像听到他的心声一般,替他补充完整:
“说她们要打破三纲五常,要为女子谋一条出路,要为自己而活?”
李鑫闻言错愕不已,脱口,“对,郡主怎么会……”但说到一半便想起关于当初钟仁死在考场,她因为身为女子而被禁止进入尸检的传言,便噤了声。
月九龄却神色如常地示意他继续,“还有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