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齐、潭、鲁,将所封军民,一概凌辱,焉能不遭天谴乎?汝等安能不警醒乎?为此册书前去,朝暮熟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早回天意,庶几可免,汝其敬乎。”
  前言之后,是朱老板亲自整理的历代藩王为恶案例。
  其中,叛逆自杀十二人;叛逆被诛者十六人;专权乱政被诛者二人;谋叛贬死者一人;杀人幽死者一人;废为庶人除去原封国土因循绝灭者九人;贬爵削地者十二人;罪恶昭著宥罪复国者十三人……共计六十六人。
  他还详细描述了这六十六人的罪行,端的是令龙子龙孙们触目惊心,让他们知道,就算是贵为亲王,也不是不能被治罪的。
  但更让人惊心的是,在后面的——“本朝”一篇中,朱老板竟然把他儿孙的劣迹也都原原本本写进去了……
  不光他在前言中提到的三人,还有之前就被废的靖江王,甚至连秦王晋王都没逃过,把他们当年刚就藩时干的腌臜事,也都给他们记上了。
  “好一个《御制纪非录》!”十一十二看了皆吓出一身冷汗。
  “看父皇这意思,以后咱们但凡干了坏事,都会被记在这上头,传之子孙的。”老十一摇头叹气,对他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这样的羞辱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朱桢其实早知道此书的大名,他多年来不敢胡作非为,很大程度上都是怕被这本书记下来遗臭万年。
  但不得不承认,这本书也没什么卵用。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中,被朱老板严厉警告的齐王、鲁王和潭王,并没有因为这本书而改过自新,而是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走向灭亡……
  其中,鲁王在两年后,因服丹药过度而薨,朱元璋以其荒诞不经,故谥曰荒,史称鲁荒王。
  潭王在次年畏罪自杀,死后无子国除。
  齐王更是两度被废,最后因为涉嫌谋反,跟三个儿子一起,被四哥秘密处死。
  当然因为自己的原因,他们的命运都改变了。老八老十的命应该是保住了,只是一辈子都要待在中都高墙里了。
  至于老七,虽然到现在,对他的处置结果一直秘而不宣,但正因如此,朱桢估计他八成要凶多吉少了。因为但凡要留他一命,大哥都会写信跟自己解释的。
  对此朱桢只有一个字的评价——该!
  第一二二零章 老六要来了
  这都快过年了,朱桢还在山东。
  其实他本打算跟押送老七的队伍一起返京的,但禁不住山东官员的苦求,老贼也写信留他在山东再待几个月。
  上上下下都很清楚,只有他在山东镇着,孔家孟家才会老实,朝廷的新政才能顺利推行。
  朱桢只好无奈答应。其实他也是为了补偿老七老十,对山东百姓的亏欠。
  好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政官员,能力也远非当初在江西时可比,他们从九月平乱之后开始,仅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全省的黄册编篡工作。
  当然,这也跟山东人口不多有关系……
  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朱老板又五度从山西等地移民山东,如今全省已经恢复到七十万户,将近五百万人口了。
  而且将近半数都是十八岁以下的——“本朝人”,可见朱老板恢复人口的措施还是相当得力的。
  “王爷,到底是啥事啊?恁好歹给我们透个底,啥也不说就让我们自首?”朱能丘福几个苦着脸道:
  真可谓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朱桢也跟朱老板汇报说,自己和两个兄弟打算在实地测量完成后,结束山东之行,争取回京过年。
  结果明初时统计户口,山东仅剩了三十八万户,一百二十六万人……用“十不存一”都不足以形容其惨烈。
  朱桢便下令所有人到地头上去协助清丈,军队也一起上阵,争取在过年前,一鼓作气将所有实地测量的工作完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