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短的时间,元军骑兵可以射出两箭,而明军可以射出三箭……
  只见两军骑兵双手撒缰,张弓搭箭,前排骑兵的箭头微微上扬,越往后上扬的角度就越大,待到主将射出响箭后,便纷纷松开弓弦。两阵大小相当的箭雨便朝敌军头上泼去!
  漫天锐利的长箭转眼从天而降,噗噗箭矢入肉声中,双方的骑兵都是人仰马翻。不少士兵落马后,被躲避不及的同袍践踏而死……
  但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落马的明军要远少于元军。这并非他们特别会躲闪,这样拥挤的环境里,双方士兵均避无可避,只能硬抗。
  真正的原因,在于明军的装备更加精良,他们全都头戴水磨锁子护顶头盔,身穿锁子甲。为了保暖还有一层棉甲。只要不是特制的破甲箭,普通的弓箭根本就无法射穿。
  这也是之前马澄被狠狠砍了一刀,却只受了点皮肉伤的原因。
  所以能看到明军身上明显插了好几支箭,却依然可以生龙活虎的继续冲锋,只有被不幸射中面门,或者战马被射中要害的士兵才会落马。
  而蒙古人现在连铁锅都没有,哪能给士兵佩上铁甲?只有少部分人穿着皮甲,大部分士兵身上是没有防护的,只要中箭基本上就会受伤坠马……
  雪上加霜的是,蒙古人还没来得及张弓搭箭,明军第二轮射击又到了。
  这次双方的距离更近,箭雨造成的伤害更大,还直接把他们的射击准备给打断了……
  结果蒙古人第二轮射击稀稀拉拉,对明军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
  而此时,明军的第三轮射击开始了!
  这会儿双方已经近在咫尺,甚至可以看清对方脸上的粉刺了。
  跟之前瞄个大概,命中随缘的抛射不同,这就进了精确射击的距离了,明军前排的弓手,瞄着元军的面部,甚至是眼睛、喉咙等要害部位,精准的射出了最后一根箭。
  几乎箭无虚发,每一箭都击毙了一名元军!
  三轮射击下来,三千元军已经只剩一半,阵型变得稀稀拉拉了。
  这时,明军将弓箭挂回马鞍,顺手抽出长枪铁槊,凶狠万状的砸入了元军的阵中!
  元军完全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势,顷刻间便败下阵来。前头的士兵被砍瓜切菜,斩落下马,后头的士兵,见状则纷纷调转马头,撤出战场,动作娴熟至极。
  他们在明军手底下逃了这么多年,至少这一项技能无人能及。
  “御道”再宽,也是街道,没有给他们从己方后阵两侧撤退的空间。结果果来好容易组织起来的第二道防线,就被退下来的自己人冲了个七零八乱。
  明军跟在后头顺势掩杀,直接将果来的防线彻底冲垮。
  他知道大势已去,赶紧拨转马头,在亲兵的护卫下,仓皇向北门逃去……
  这只是在一条街上的战斗,差不多同一时刻,庆州城中还有另外几场或大或小的激战在进行,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明军获胜。
  但战果都不算太大,原因无他,蒙古人太爱逃跑了。虽然他们还主力尚存,却眼看战局不利,马上调头就跑,根本不给明军全歼他们的机会。
  可惜他们忘了,现在是在城中。高大坚固的城墙,这时反而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且这时,不光他们在跑,满城的王公贵族,蒙古士兵,还有男女老少,全都朝着最近的城门狼奔豕突。
  可长期怠惰之下,这会儿除了南门,各处城门都没开呢。他们还得赶紧叫士兵打开城门。
  后头的明军已经追杀过来,人们不分贵贱,死命的往城门涌去。结果等到城门缓缓升起,城门洞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半天出不去多少人……
  这时,明军士兵从登城马道上去城墙,在城头纵马疾驰,将城上守军一扫而光,又陆续夺取了另外三处城门楼。
  虽然明军也放不下千斤闸,但他们可以从上头往下扔石头。西瓜大小的石头落在密密匝匝的人群中,一块就能连人带马砸倒一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