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第3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户流民纷纷同意还工分,至于石家,大家都没有提,反正记一个账就是。
  等大家说完修房,江枝才道:“今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修一个学堂。”
  哗!
  众人立即交头接耳起来:“真要修学堂?”
  第431章 义务教育
  江枝无视下面的喧哗,继续道:“以后每家人的孩子都要进学堂念书两个时辰。
  徐家村从基金里出束脩,每年学业最好的孩子,会有一份大奖。”
  开学堂的事在几天前就被王小菊说出去了,在村里就谈论过,此时在江村长这里得到印证,顿时人群又议论纷纷。
  有同意的,有反对的,每户意见都不同。
  两个时辰差不多就是半天。
  有的家里孩子十多岁,已经是半个劳力,要是每个孩子每天需要两个时辰在学堂念书,这得耽搁多少农活?
  还有作坊里的钱也要少挣,自己家孩子不考官不研学,能上夜校识几个字,能算几笔钱就满意了。
  也有觉得不交束脩就能跟着秀才公在学堂念书,这种好事哪里找去。
  家里农活再多,自己早上早点起床,晚上迟点睡觉就赶出来了,不差孩子做的那点事。
  听到大家的议论,江枝才发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她跟夏秀才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夏秀才当初是一直在学堂读书,从早到晚专心致志,举全家之力供他念书。
  江枝自然是从幼儿园到大学读过来的。
  忘记了农家人对念书多少还是抵触,觉得孩子每天念书,家里就少了一个人干活。
  这种事情在现代九年义务教育时就遇到的,还需要立法才勉强能保证实施下去。
  这事其实很好解决,只需要把两个时辰分成早课晚课就是,具体情况让夏秀才按课程安排。
  习字、讲解课就需要在学堂上,背书课可以在回家放牛中进行,不用拘在教室。
  不过,这话她不想对大家解释,也不会就这个问题有半步妥协。
  自己让一步,说不定就有人说两个时辰太多,一个时辰行不行?
  两天上一次行不行?
  毕竟在蚊香作坊里做活,能挣的就是真金白银。
  江枝沉下脸,环视众人,压着嗓子道:“是不是给你们脸了,你们就感觉骨头轻。
  我先把丑话说在这,你们可以不让孩子念书,留在家干活。
  但我也有规定。
  以后凡是在秀才公上课的时间段,谁家孩子出现在作坊,谁家那一天做出的所有蚊香盘充公不着数。”
  林小虎家和其他几家还想嚷上一嚷,说孩子要干活啥的,听到做蚊香都全部不作数,顿时就一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