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3 / 4)
石咏最后找到了个周到人儿,不是别个,便是红娘。随着天气渐暖,红娘的瓷枕也一日比一日更精神,不仅将三书六礼的古礼从头至尾给石咏说了一遍,也指点了许多历朝历代不尽相同的习俗,让石咏去问个清楚。石咏对大致程仪有了数,又有的放矢知道该问啥,这纳征的礼仪虽然复杂,要准备的东西虽然琐碎,但是石家还是一一都准备下来,似模似样,甚至被人赞说颇有古风雅韵。
然而穆尔泰等人却迟迟不曾出面,让石咏免不了等得心焦。哲彦在一旁看着,倒似颇为同情。
如英着一身新衣。此刻她本该在上房候着,少时下大定时石大娘会亲自将大定的一两件聘礼交到她手里,各家女眷亲友亦会观礼。她却并非在上房候着,而是在老尚书府各院走了一圈,见人便问:“见到望晴了吗?”
“见到我院里的小丫头望晴么?”
她来到安佳氏的院子外面,问了声门口的仆妇:“小姨在么?”
“太太在!早先留过话,小姐若来便请进,无妨的。”
如英“嗯”了一声,便穿着吉服往里走,将将走到安佳氏堂前,终于放慢放轻了脚步。
安佳氏这时刚刚将两个儿子的行囊收拾妥当。明日穆尔泰离京,安佳氏膝下的两个宝贝儿子将随父南下,而安佳氏自己则继续留在京中,为两个继女操持出嫁大事。今日是英姐儿这边下大定的日子,老尚书府少不了要摆酒宴客,安佳氏怕到时再没机会与两个儿子好生话别,赶紧趁这个机会,多说两句。
“明日你们哥儿俩随父亲回南,要好生侍奉父亲。你们父亲年纪已长,平日公务又忙,你们二人要好好听父亲的话,好生进学,跟着师父好生开蒙,知道了么?”
安佳氏膝下两个小哥儿,大的叫达山,快七岁了,小的叫达春,刚满四岁。
“还有,记住,这世上,只有你们的额娘才是与你们最亲的人,除此之外,都要记得,人心隔肚皮,看着与你们血缘亲近,其实未必真会为你们好。”
安佳氏明知如英此刻就立在厅外,照样这样将话挑明,全不顾如英听见了会如何。
“你们两个姐姐,也是一样。”安佳氏面带笑容说了这一句。
七岁的大哥儿达山顿时就不明白了,转过身,指着立在门外的如英问:“额娘,英姐姐来了,难道英姐姐也是一样,不会真的为我们好吗?”
安佳氏转过身,与如英正望了个照面。她只笑着点头说:“是啊!你们的英姐姐……额娘就是她的小姨,也是她的继母,可是她既然不是额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就不会把额娘当母亲看,自然与你们的血脉更是隔了一层。所以她绝对不会像额娘对你们那样,对你们好;同样的,额娘自然也不会像待你们一样待她……”
那边如英便扯个笑脸问安佳氏:“小姨……”
“敢问小姨,见到望晴那个丫头了没有?”
安佳氏点点头:“见到了,我见她像是犯了什么错,被人关到柴房去了。”
如英吃惊不小,当即道:“被人关在哪里了?我去寻她。”
她说着就转身,一面走一面说:“这个丫头,莫不又是因为贪嘴惹出的祸吧!”
安佳氏登时笑:“自然不是——”
待安佳氏说到这里,如英登时住了脚,缓缓地转过身,望着安佳氏问:“小姨定是知道这其中的原委的了?”
安佳氏则笑得温煦无比:“英姐儿,你来,我只与你说一句话!”
石咏在外间已经等得微微有些焦躁,他手上这盏茶都已经喝得加过两遍水。一直坐在石咏身旁的哲彦也是如此,两个男人都有点儿沉不住气了。
这时候哲彦突然支起身体,凑近了石咏,说:“茂行此前可曾见过英表妹?”
石咏心头一跳,早先十三福晋是千叮咛万嘱咐过的,为了如英着想,千万莫要将当初清虚观那一段公案提起,那么他也就绝不能提此前曾见过如英,两个人此刻就需要像是一对完全不曾认识的陌生人。
“自然没有!”
哲彦便稍稍松了一口气,说:“既是没有见过,便也没有非卿不娶的理由了?”
石咏当即道:“可是家母见过,家母喜欢,坚持要为小弟做主。”
石咏说的也有一半儿是实情,而且非常符合他这个因孝道而“侥幸”得爵的孝子身份。 ↑返回顶部↑
然而穆尔泰等人却迟迟不曾出面,让石咏免不了等得心焦。哲彦在一旁看着,倒似颇为同情。
如英着一身新衣。此刻她本该在上房候着,少时下大定时石大娘会亲自将大定的一两件聘礼交到她手里,各家女眷亲友亦会观礼。她却并非在上房候着,而是在老尚书府各院走了一圈,见人便问:“见到望晴了吗?”
“见到我院里的小丫头望晴么?”
她来到安佳氏的院子外面,问了声门口的仆妇:“小姨在么?”
“太太在!早先留过话,小姐若来便请进,无妨的。”
如英“嗯”了一声,便穿着吉服往里走,将将走到安佳氏堂前,终于放慢放轻了脚步。
安佳氏这时刚刚将两个儿子的行囊收拾妥当。明日穆尔泰离京,安佳氏膝下的两个宝贝儿子将随父南下,而安佳氏自己则继续留在京中,为两个继女操持出嫁大事。今日是英姐儿这边下大定的日子,老尚书府少不了要摆酒宴客,安佳氏怕到时再没机会与两个儿子好生话别,赶紧趁这个机会,多说两句。
“明日你们哥儿俩随父亲回南,要好生侍奉父亲。你们父亲年纪已长,平日公务又忙,你们二人要好好听父亲的话,好生进学,跟着师父好生开蒙,知道了么?”
安佳氏膝下两个小哥儿,大的叫达山,快七岁了,小的叫达春,刚满四岁。
“还有,记住,这世上,只有你们的额娘才是与你们最亲的人,除此之外,都要记得,人心隔肚皮,看着与你们血缘亲近,其实未必真会为你们好。”
安佳氏明知如英此刻就立在厅外,照样这样将话挑明,全不顾如英听见了会如何。
“你们两个姐姐,也是一样。”安佳氏面带笑容说了这一句。
七岁的大哥儿达山顿时就不明白了,转过身,指着立在门外的如英问:“额娘,英姐姐来了,难道英姐姐也是一样,不会真的为我们好吗?”
安佳氏转过身,与如英正望了个照面。她只笑着点头说:“是啊!你们的英姐姐……额娘就是她的小姨,也是她的继母,可是她既然不是额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就不会把额娘当母亲看,自然与你们的血脉更是隔了一层。所以她绝对不会像额娘对你们那样,对你们好;同样的,额娘自然也不会像待你们一样待她……”
那边如英便扯个笑脸问安佳氏:“小姨……”
“敢问小姨,见到望晴那个丫头了没有?”
安佳氏点点头:“见到了,我见她像是犯了什么错,被人关到柴房去了。”
如英吃惊不小,当即道:“被人关在哪里了?我去寻她。”
她说着就转身,一面走一面说:“这个丫头,莫不又是因为贪嘴惹出的祸吧!”
安佳氏登时笑:“自然不是——”
待安佳氏说到这里,如英登时住了脚,缓缓地转过身,望着安佳氏问:“小姨定是知道这其中的原委的了?”
安佳氏则笑得温煦无比:“英姐儿,你来,我只与你说一句话!”
石咏在外间已经等得微微有些焦躁,他手上这盏茶都已经喝得加过两遍水。一直坐在石咏身旁的哲彦也是如此,两个男人都有点儿沉不住气了。
这时候哲彦突然支起身体,凑近了石咏,说:“茂行此前可曾见过英表妹?”
石咏心头一跳,早先十三福晋是千叮咛万嘱咐过的,为了如英着想,千万莫要将当初清虚观那一段公案提起,那么他也就绝不能提此前曾见过如英,两个人此刻就需要像是一对完全不曾认识的陌生人。
“自然没有!”
哲彦便稍稍松了一口气,说:“既是没有见过,便也没有非卿不娶的理由了?”
石咏当即道:“可是家母见过,家母喜欢,坚持要为小弟做主。”
石咏说的也有一半儿是实情,而且非常符合他这个因孝道而“侥幸”得爵的孝子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