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石咏见对方说得诚挚,应当是真的认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由得心生好感,拉过身旁的石喻,说:“这是舍弟石喻,如今正在官学中就读。还请小年大人多多指点!”
  石喻激动得一张脸涨得通红,心下又难免惴惴不安,毕竟刚才他情绪不佳,开口讥刺年熙一回,生怕这位讲习就此对自己生了坏印象,登时脸上挂满羞惭,开口道:“学生适才不知……”
  岂料年熙开口打断了他的话,只说:“你就是石喻?我早先看过你呈上来的课业,你……很好,很好!”
  他一连赞了两个“很好”,石喻当即不好意思起来,赶忙道:“年大人适才指点学生的,学生记住了。”年熙指点他“欲速则不达”,石喻也终于意识到他努力归努力,但是有时候却失于急躁。
  年熙便道:“你的心情我大致可以体会,我也相信你在这一年里痛下苦功,明年一定能秋闱得中。但是如果你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还应该更加稳扎稳打才是。”
  这便是金玉良言了,石喻当即垂着双手低着头,恭听年熙指点。
  在这习练弓马的教场见过一面之后,年熙便与石喻很快熟络起来。年熙自己是过来人,也是小小年纪便下场高中的,石喻眼下所经历的这一切他都经历过,甚至同窗们的闲言碎语也一样听过。石喻在官学里的一切感受,年熙都深有体会。
  大约就因为这个,年熙对石喻多有照顾,对他多方指点,令石喻非常感激。甚至两人渐渐地开始有了些私交。石喻不止将年熙当成官学的讲习,甚至当成了朋友、兄长来看待。
  石咏听说之后,心中却有点不是滋味。年羹尧当初在背后是怎么摆布石家的,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是他和十六阿哥的猜测,石咏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从来没在弟弟面前透露过半个字。
  因此石喻从来不知道,他小小年纪便失却生父的消息,父亲回归之后他与生母又落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其实都是拜年熙之父所赐。
  第279章
  随着天气转冷, 如英产期将至。
  石咏紧张得要命,如临大敌一般, 偏生孩子是个懒惰的, 明明已经足了月, 就是不肯出来。靳大夫看过, 说是一切正常,请石咏放宽心,静待瓜熟蒂落之日。
  石咏别无它法, 唯有每天早晨陪如英遛弯, 晚上帮如英揉腿,虽称不上二十四孝老公, 但总要向那个方向看齐。
  这一日也是如此。早间如英起身, 石咏怕她着凉,替她将衣裳都穿好了, 见她不方便弯腰, 又赶紧蹲下, 伸手帮她将鞋袜一一穿好。
  正巧这时望雨端着铜盆进来,笑着对如英说:“小姐,姑爷真是体贴。奴婢们羡慕小姐的福气。”
  如英挑挑眉, 冲望雨笑笑没说话。望雨赶紧上来, 扶如英坐下梳妆。如英一面对镜梳妆,石咏一面在旁边叨叨,嘱咐如英一旦有什么不舒服,立即就打发人去请大夫。
  “放心吧!”如英蛮有把握地说。毕竟石家两位长辈都曾产育, 且如英身边还有一个十三福晋身边出来的嬷嬷,十三福晋也是膝下有好几个娃的。
  这时十六阿哥早已回京,时至年底,石咏也日渐忙碌起来,陪如英用过早饭,在院内转过几圈,他便不得不立即赶去衙门办差了。
  待到傍晚,石咏才将将将手头的差事理出个头绪,起身伸了个懒腰。十六阿哥走进来,见到石咏,奇怪地问:“不是说你媳妇儿发动了么?怎么你人还在这儿?”
  ——啥?
  石咏早已傻了。为什么会没人知会他?十六阿哥又是从哪儿来的消息?
  “哦!爷刚才在门口见着你家长随来着。爷明白了,许是你媳妇体恤你差事繁忙,体恤爷手下缺人,所以命长随在门口候着,等你下衙出来再告诉你消息……”
  怎么能这样?
  石咏早已顾不得十六阿哥,他早已疾步出门,果然见到石海在外等候。今日若是李寿来,恐怕早已知会了石咏,拉他回家去了。但是石海这小子比较一根筋,上头吩咐什么他就做什么,所以很可能是如英或是石大娘当真吩咐了让石海候着,于是石海就当真在府署外头候着。
  “大爷,奶奶上午开始腹痛,太太去请了稳婆和大夫!”
  石咏一面往家赶一面问:“上午?”
  这都几个时辰过去了?
  石海继续说:“稳婆说没那么快,奶奶便让小的等大爷下衙的时候在这儿候着!”
  石咏真想伸手给石海这小子头上敲个爆栗:“等你自己娶了媳妇儿的时候就明白了,这种事儿,哪里能等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