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2 / 4)
因而若无其它事由,即便税改了,士族们也不至于有什么动作。
但是现在却是有些不同了。
太和殿大朝会,有官员因着税改之事直言进谏,哪晓得元化帝圣意坚决,最后只得以死进谏。
最后惹得龙颜大怒,下令株连九族。
此事一出,只怕士族们便要开始慌了。
新政一派能从此看到元化帝新政的决心,而守旧派的士族们,自然也是看得到。
而更可怕的是,元化帝对那死谏的郭槐如此憎恶,最后竟然九族同诛!
因着这个结果,只怕士族们都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毕竟以元化帝如此行径可以看出,这位少年帝王对现在的税赋制度、对户部如今的税入是何等的不满。
而士族手中的权势,却是造成如今户部税入减少,国库空虚的源头。
如今元化帝大张旗鼓的新政改革,谁知道后面还会有什么旁的想法?
而且,郭槐一力奏言本朝旧制,却引来了元化帝的不满。
士族们自然开始担心,害怕自己的权势利益能不能继续维系下去。
如此一来,倒是借着今次朝会之事,激起了士族们的不满之心。
想到这里,顾云浩却是心惊异常,道:“难道这左相等人还有旁的心思?”
用这么多手段,激起士族对元化帝的不满之心,这很显然并不是单单是冲着新政之事去的。
“说不准,杜允文一向行事诡秘,寻常人很难看得出他到底所为何事。”
孙惟德亦是有些担忧,声音也低沉了几分:“只是如今太上皇健在,谅他们也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现在元化帝即位三年,帝位渐稳。
而且顺德帝迁居大明宫后,修身养性,身体康健。
有着顺德帝的威压在,杜允文等人即便想要有什么小动作,也是不敢的。
毕竟在位几十年的帝王,即便退位了,那也绝对不是简单的角色。
顾云浩不由松了口气。
不论是作为老百姓,还是作为当朝官员,顾云浩都是希望天下太平,帝位稳固。
毕竟若是出现什么祸端,到头来不仅百姓受苦,他们这些官员也会如履薄冰。
“陛下处置了郭槐,且还诛连九族,虽那郭槐乃是自找的,只怕此事仍是在旁人的算计之中。”
想起郭槐的下场,顾云浩忍不住一叹。
在顾云浩看来,郭槐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大朝会时候罔顾百姓利益,一力阻挠税改之事,最后还裹挟君王,死其实并无什么可惜之处。
至于株连九族之事,顾云浩却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立场去评论此事。
身为现代人‘芯子’的他,其实从心底来说,还是不认同这种连坐之法。 ↑返回顶部↑
但是现在却是有些不同了。
太和殿大朝会,有官员因着税改之事直言进谏,哪晓得元化帝圣意坚决,最后只得以死进谏。
最后惹得龙颜大怒,下令株连九族。
此事一出,只怕士族们便要开始慌了。
新政一派能从此看到元化帝新政的决心,而守旧派的士族们,自然也是看得到。
而更可怕的是,元化帝对那死谏的郭槐如此憎恶,最后竟然九族同诛!
因着这个结果,只怕士族们都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毕竟以元化帝如此行径可以看出,这位少年帝王对现在的税赋制度、对户部如今的税入是何等的不满。
而士族手中的权势,却是造成如今户部税入减少,国库空虚的源头。
如今元化帝大张旗鼓的新政改革,谁知道后面还会有什么旁的想法?
而且,郭槐一力奏言本朝旧制,却引来了元化帝的不满。
士族们自然开始担心,害怕自己的权势利益能不能继续维系下去。
如此一来,倒是借着今次朝会之事,激起了士族们的不满之心。
想到这里,顾云浩却是心惊异常,道:“难道这左相等人还有旁的心思?”
用这么多手段,激起士族对元化帝的不满之心,这很显然并不是单单是冲着新政之事去的。
“说不准,杜允文一向行事诡秘,寻常人很难看得出他到底所为何事。”
孙惟德亦是有些担忧,声音也低沉了几分:“只是如今太上皇健在,谅他们也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现在元化帝即位三年,帝位渐稳。
而且顺德帝迁居大明宫后,修身养性,身体康健。
有着顺德帝的威压在,杜允文等人即便想要有什么小动作,也是不敢的。
毕竟在位几十年的帝王,即便退位了,那也绝对不是简单的角色。
顾云浩不由松了口气。
不论是作为老百姓,还是作为当朝官员,顾云浩都是希望天下太平,帝位稳固。
毕竟若是出现什么祸端,到头来不仅百姓受苦,他们这些官员也会如履薄冰。
“陛下处置了郭槐,且还诛连九族,虽那郭槐乃是自找的,只怕此事仍是在旁人的算计之中。”
想起郭槐的下场,顾云浩忍不住一叹。
在顾云浩看来,郭槐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大朝会时候罔顾百姓利益,一力阻挠税改之事,最后还裹挟君王,死其实并无什么可惜之处。
至于株连九族之事,顾云浩却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立场去评论此事。
身为现代人‘芯子’的他,其实从心底来说,还是不认同这种连坐之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