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眼下新政才开始不久, 为了震慑住地方官员和朝中的守旧派, 是很有必要严惩王守明来杀鸡儆猴的。
  最后, 在季铭等一众官员的声讨之下,元化帝果然下令严惩了湘省的贿赂瞒报之事。
  但是却是没有想到,此事才过去几日,却是又出了个徐景之事。
  而且,徐景所犯之事,简直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相比之下,那湘省的王守明,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徐景虽然没有入阁,乃是礼部的正三品侍郎,但其身份却极为特殊。
  左相杜允文的东床爱婿。
  近来这段时间,季铭也是心里清楚,或许在不久之后,他便要再进一步,提拔为宰相。
  但是对于朝中的局势,他更是看在眼里。
  目前的左相杜允文,绝对是个不可轻易招惹的人物。
  因而,即便元化帝曾有意无意的私下透露将让他更进一步之时,季铭也从未打过左相这个位置的主意。
  甚至对于季铭来说,此时的杜允文,却还是他想要极力拉拢,已经和平共处之人。
  毕竟内阁三宰相之位并无空缺,他季铭若是想要官拜宰相,是必然要挤掉一个人的。
  既然被挤掉这个人肯定不可能是杜允文,那么便要极力搞好关系才是,否则,一起开罪三位宰相,他季铭即便是元化一朝的新贵,也是不敢如此做的。
  但是眼下徐景犯事,被都察院突然在大朝会之时弹劾,这确实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即便是不想开罪杜允文,但季铭好歹是新政的总裁。
  前些日子那般主张严惩湘省王守明一案中的涉事官员,现在面对徐景之事,他又怎么能突然改变立场呢?
  一则,身为户部的尚书,税改之事才是季铭眼下最为看重的。
  可以说,若是税改成功,他季铭自然摇身一变成为当朝权相,直接成为元化帝之下的第二人。
  若是此时他出言为徐景说话,那么守旧派的一众官员不仅不会将他季铭看在眼里,就是新政之事,也不会多去在意。
  毕竟凡事有一便有二,有了个徐景做例子,那些手握权势的勋贵世族,又岂能甘心因着新政损及自身利益。
  新政一旦失败,那么守旧派反扑回来清算新政派官员的话,他身为新政的主持者,自然是第一个遭殃。
  而到了那时,只怕元化帝也是失望的紧,多半不会回护与他。
  就算是为了新政的顺利推行,即便心中不愿得罪杜允文,此时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再则来说,季铭在朝为官多年,亦是有自己的追随者。
  前面有了个王守明作例子,但现在若是因着犯事的乃是徐景,便突然改变立场,那朝中上下,以及儒林士子又如何评价此事呢
  多半会说季铭欺软怕硬,捧高踩低。一见着徐景跟杜允文,便摇摆不定,曲意迎奉。
  如此一来,即便侥幸顺利税改新政了,但也失了自己的气度,就是权倾朝野,也终归是没了名声,为天下人唾弃。
  再则来说,他如今为元化帝亲任的新政总裁。
  在对待内阁三位宰相的态度上,季铭存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小心思。
  但这些事情却是不足为外人道,虽然元化帝已经有意让他为相,但这许与不许,都还得看他自己的表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