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 第5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瓷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陆子安目光温柔地看着桌上的刻刀:“古人做瓷刻,是从魏晋开始的。”
  对瓷刻不大了解的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没一个人瞎咋呼。
  剥玉啊,听着都好美的感觉。
  如果玉是一层一层的,那么瓷刻,就仿佛是用刻刀在将玉质一层层剥离。
  越来越通透,直抵灵魂深处。
  “魏晋暑期,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精美瓷器。
  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
  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廊,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
  陆子安沉吟着:“但他们一般很少运用色彩,大多是以墨宝为主。”
  除却这较为出名的十六字,其余大多数都是题诗。
  “但瓷刻,其实是通过艺术家的精妙构思,将书法的线条、绘画的构图、雕刻的刀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的造型艺术。”陆子安唇角勾起一抹愉悦的微笑,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的刀面:“这样的创意,仅仅用来刻绘诗句,未免太过可惜,在我看来,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刻于瓷器之上。”
  所有?
  众人的目光默默地落在了那十六字的篆书上,陆大师不仅技艺卓绝,更有一手好字画,木雕和玉雕说来别致,但到底都是雕。
  如果能将书画与瓷工艺相结合,那岂不是既能有书画的独特的艺术美感,又有瓷器的精妙质感?
  想象着那个画面,所有人都开始有些迫不及待。
  这一窑瓷器,忽然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温度,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里,终于慢慢降了下来。
  第636章 杰克逊高地
  温度,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里,终于慢慢降了下来。
  控温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尤其到了后期,陆子安丝毫不敢大意。
  等到他终于点点头,众人才激动地依序上前。
  这一窑,烧制的瓷胚非常多。
  在陆子安指点下的众工匠,以前顶多出一两件瓷胚,有能出三件的那已经是极限。
  但是这一次,他们的技艺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少走了弯路以后,瓷胚成功率大增。
  因此,不仅唐老一众老师傅的匣钵摆了好几排,就连一些后生也都下苦功熬了好些瓷胚出来。
  众人小心翼翼地捧出陆子安的匣钵,搓着手,颇为期待地看着陆子安:“陆大师,您先请。”
  在现工作间里,陆子安为首仿佛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
  陆子安没有拒绝,伸手随意地打开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匣钵。
  一抹碧色,就这样轻轻巧巧被他握了出来。
  晃动间仿佛是瓷洗上溢出的一汪清泉,颜色不是很深,也没有窑变,但是难得的整体颜色非常均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