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吧,原来这个冷冰冰的世界里,二哥也不能给他温暖。
  宁知中没说话,捂着嘴偷笑,他这还有一个惊喜呢!不过他不说,要让阿星自己发现。
  宁知中说到做到,在回家第二天,宁知星便再度遭遇了哥哥的熟悉背刺。
  她在儿时的小伙伴那,发现了人手一本的系列青少年儿童读物——作者没用笔名,用的是自己的本名,宁知中。
  这本书由知名翻译学者、诗人齐雁风和文学评论员——科技大学文学系教授作序。
  作者在前言里格外真诚地写出了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强身社、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而小伙伴们之所以能人手一本,那是因为有热心人士主动赠送。
  没错,这热心人士就是她亲哥,她哥为了能保持神秘性,那是特地绕了远路,把包裹寄到了学校,拜托吕大虎帮忙分的书,还让大家帮着隐瞒,一直到了现在。
  宁知星:……
  她哥怎么就这么热衷于让妹妹以什么星星侠的形象出道阿喂!小说里那个逼格满满,满脑子科学技术,一张嘴就是什么弦理论
  ,大招是函数字符环绕身体的人真的和她不一样吧?
  难道哥哥心里她是这么个形象?
  这一天,宁家原先只有一颗的蘑菇变成了两颗。
  第124章
  宁知星当蘑菇的时间比她想的要长不少, 她低估了在这样一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里,宁知中创作的书能给儿童娱乐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
  这个年代孩子们一是几乎都没玩具,少数有的还大多是自己或长辈帮忙捣鼓的, 二是家里也大多没有诸如后世的平板、电脑之类的娱乐设施。
  他们仅有的娱乐项目, 那基本都和现实挂钩, 比如什么跳房子、打水漂、打鬼子, 这要是稍稍文静不太合群, 那连这处也无处容身,只得自娱自乐。
  宁知星当年曾经感慨过,这要不是哥哥天生外向, 又是个孩子王, 她恐怕都不太会参与村里孩子们的玩乐,这倒不是说宁知星哄不好孩子, 只是就她较为成熟的心理年龄来说,她也不会天天往孩子堆里扎。
  宁知星当年感慨的时候哪能想到, 这兜兜转转,她哥又把她拉回了村里最受同龄人、孩子欢迎的孩子阵列。
  天知道,在这次寄书事件之前,宁知星和宁知中那可是村里不少孩子的“眼中钉”,说眼中钉有些严重,可谁让他们俩是超越满分的别人家的孩子呢?
  每回两人一刷脸, 这就意味着村里的孩子们又得被家长喊着开始读书, 平日里的娱乐活动都得砍半!
  对于年纪更小的孩子, 他们俩的名字同样如雷贯耳。
  ——不过这事在宁知星和宁知中回家前便好转了许多。
  宁家的会读书那是从上到下的, 自打知道了宁振伟、宁振涛和吴凤英的事迹后,村里那些虎娃子便有底气了,只要家里人敢要求, 他们就敢抬杠,动辄就是一句:“你怎么就比不上人家爸妈小叔会读书呢!”
  两方鹬蚌相争,倒是当家做主的老一辈渔翁得利,他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逮着儿辈和孙辈,那就劝他们一起努力。
  不过这也有好处,原先怨声载道的孩子们看着爸妈们也不得不跟着上进,这比较之下倒也就不觉得苦了,偶尔看着爸妈被爷爷和奶奶训斥那还躲在被子里偷笑。
  为人父母的呢,自己被这么赶鸭子上架,品了品便也知道了上进的苦,对孩子也就更包容了。
  孩子们怨气原本就在消弭,还偏生拿到了宁知中寄来的书。
  要知道,宁知中的书是免费赠予的,这就免去了家长对于书籍价格的负担。
  而这书上帮着作序的都是大人物,那横封上还印着教育学者推荐的字样,听说学校老师都说可以看一看这书增加阅读能力和词汇数量,家长们便更不会反对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