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刚我也说过了,朱瞻基继位的时候太小了,虚岁九岁,实际年龄只有7岁多,他根本无法处理政务。
  在朱祁镇即位后,张太后便被尊为太皇太后,虽未垂帘听政,但“委政阁臣,从中主之”,仍发挥其影响力。
  朱祁镇从正统元年三月起通过经筵学习经史,政务则委任“三杨”——也就是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勋臣张辅和礼部尚书胡濙来处理。
  另一方面,王振因受到朱祁镇的宠信而迅速升职,在朱祁镇即位八个月后就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与掌握票拟权的阁臣互相制衡。】
  【王振起初不露声色,并与“三杨”为首的辅政大臣关系融洽。
  他曾在张太后带着朱祁镇去功德寺拜佛时巧妙阻止此事,
  又在朱祁镇与宦官踢球时进行劝谏,由此来博得“三杨”的好感。
  这个时候的王振看起来还是温厚纯良的,
  但是能自宫把自己送进宫里的狠人,又怎么可能这么单纯呢?
  太皇太后张氏也注意到了王振,想要制衡一下他的力量,
  曾在正统二年召见“三杨”及张辅、胡濙,要求朱祁镇听他们的话,一切事务必须五人赞成才可施行。
  随后王振进入,太后即以宦官“祸人家国”为由要赐死他,朱祁镇跪地为之求情,王振才免于一死。】
  陈曦感慨:【就怎么说呢……在祸国殃民这件事上,男人的天赋真的比女人大多了。
  按照古代男人的逻辑,女人是什么都不懂的,国家大事如果有女人的参与那简直是要了命了。
  一群老夫子们不把柱子撞个血流成河那都是他们不够忠心。
  但是现在这么一个死太监连女人都看出不对来了,男人呢?
  还跪地求情,你真应该跟他一起去了啊……】
  嬴稷:【……噗。】
  又是他忍不住笑出来了。
  陈曦在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因为他这重孙子太争气了,个人情绪听起来比较少。
  基本都是等他们说完才开始说的。
  但是可能是说得多了,也可能是这个皇帝实在让人生气,陈曦的情绪化内容更多了。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他是听得挺有意思的。
  甚至觉得陈曦可以多来点。
  比单纯的挺夸皇帝有意思。
  他是单纯的觉得有意思,并不是真的就那么想听其他皇帝的坏话了。
  陈曦看了一眼嬴稷,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多少有点激动了,连忙咳嗽一声把话题拉了回来。
  【有了皇帝的力保,王振行事便越发大胆了起来。
  有一次,太后派王振到内阁询问一项政务,杨士奇还没票拟,王振就先做出决定,
  对此杨士奇三日不出,以示抗议,太后也鞭挞王振,让他向杨士奇谢罪,并警告如再犯就杀无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